陆西进9000公里 中华街崛起

31.12.2015  21:27
开往欧州的大陆铁路货车「渝新欧」线,从重庆出发,德国的日本街变成中华街。(图/人民网)

在位于德国西部的经济城市杜塞尔多夫,作为欧洲最大的「日本街」而闻名的市中心的「日本大道」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从3年前开始街道周边销售中国食材的超市、中餐馆和按摩店迅速增多。当地的日本居民纷纷表示「我们觉察到的时候周围已经变成中华街」。

日经网报导,对于提出通过铁路、海路和公路将中国与欧洲和非洲连接起来的「一带一路」构想的习近平领导层来説,杜塞尔多夫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直通杜塞尔多夫

连接重庆市与杜塞尔多夫的铁路直通货物列车在4年前开通。中国政府动用大量人员、货物和资金,以构筑中国主导的巨大经济圈,似乎为了响应政府的方针,中国的通信基础设施巨头中兴通讯(ZTE)和华为也等相继进驻。

●对抗TPP

报导说,中国为何背对着太平洋,向西部9000公里以外的欧洲的前进呢?其原因是为了对抗美国。

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构想是在2013年秋季,当时正值日本正式加入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谈判。

对于希望通过统一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规则来维持主导权的美国,中国选择了以基础设施为核心通过实利主义来拉拢周边国家的战略。

●中国也前进东南亚

2015年2月,在寮国首都永珍,连接中国边境附近的城市磨丁,总距离430公里的高铁线路正式开工。

承建单位是中国国有企业中国铁路总公司。总事业费为60亿美元,其中中国政府出资7成,其余通过贷款提供支援。从这一破格的条件似乎能看到「一带一路」的本质。

●中国迅速接近欧洲

希望支持中国加入欧洲復兴开发银行(EBRD)—10月下旬在英国伦敦的唐寧街,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首相卡麦隆如此表示。其意图是使之与年内中国主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展开合作。

中国争取英德法等欧洲主要国家参加了日美拒绝参加的亚投行,在日美与欧洲之间打入了楔子。为进一步缩小与欧洲的距离,如果与援助对象扩大至土耳其和蒙古等的欧洲復兴开发银行推出银团贷款,将能够从东西两个方向推动「一带一路」。

●中美在欧亚交锋

Kumport码头位于土耳其西部博斯普鲁斯海峡以西约35公里处。11月中旬,中国国有企业联盟收购具有土耳其第3大货柜吞吐量的该码头的运营公司一事正式确定。而在希腊最大的比雷埃夫斯港,中国也取得了码头的部分运营权,2月,中国海军大型登陆舰「长白山」号在此停靠。

此外,中国还确定参与连接塞尔维亚和匈牙利的铁路建设,正稳步在欧洲海洋和陆地展开布局。

美国试图借助TPP构建对中国包围网,而中国则借助资金实力加以对抗。中美两国中间夹着欧洲和亚洲的交锋正日趋激烈。

(中时电子报)

新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