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剩男多 娶妻聘金价飞涨

24.02.2016  20:11
大陆出现婚姻市场化,结婚娶妻也成买卖。(图/网路图片)

中国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已经浮现许久,但此状况在农村更明显。这个社会现象引发问题不小,除了担忧「打光棍」外,民眾感受最大的就是娶妻负担更重、门槛更高了。现今在大陆,聘礼金额甚至还有「标准行情」。

讨无某 陆数千万剩男光棍一生

据大陆《中国青年报》报导,社会学家刘燕舞曾对1970年代以来的聘金风气做过整理。她指1970年代到1980年代,结婚对一般农村家庭不算很大负担,到1990年代中期后,聘金呈现上涨趋势。至2000年始,聘金行情可谓飞涨态势,如考量住房支出,约要一般劳力的15年工资才能负担。

若形象的比喻聘礼门槛,1960年代需要三十六条腿(包含桌椅、床柜等九件家具);1970年代需要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与音响);1980、1990年代需要四大件(电视、冰箱、洗衣机、收音机);现在则需要穿金戴银(订婚饰品)、一动不动(动產的汽车与不动產的房)、万紫千红(钞票的顏色)。

在河南中部某村庄,则有台面下的「婚姻市场」,依据女性学歷分级定价,例如大学十五万、专科十二万、高中十万(人民币)。定价的理由,有说法是要作为娘家栽培女儿的补偿。

另外,大陆的「婚姻市场」不只存在国内通婚,也扩及国外通婚。只要上网搜索关键字,可以轻易找到各式媒介平台,附有照片的东南亚新娘,包括越南、缅甸、柬埔寨女子,可说应有尽有,完全当成生意买卖经营。但娶这些外籍新娘之风险也高,因为新娘出逃的状况屡禁不止,许多逃跑新娘反覆重回婚姻市场套利。

对于此负面风气,曾有地方政府令行禁止。如庆阳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倡导婚俗新风,加强农村婚姻管理工作的意见》,内容标明「拒绝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禁止媒人藉婚介敛财」,无奈改变不了风俗习气。有研究者就说,由于女性相对稀缺,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男性当须付出经济代价。

刘燕舞也表示,婚姻市场化现象来自经济分化加剧,以及农村内部成员的结构性落差,造成性别失衡。经济因素终究主导婚姻关键,浪漫爱情只能屈就现实,成为牺牲品。

(中时电子报)

剩男飢不守道 争抢寡妇当老婆

文章来源: 市场的自由与束缚-中国农村剩男现象调查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