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 中国对美具打世界大战的规模优势

21.04.2016  18:33
现代战争除了比拚军力,后勤生產更是关键,图为广西南寧的中国国防兵器展。(图/中新社)

近日美国的外交领域刊物刊载文章,表达忧心美国割裂国家经济与国安的政策。并指出,若再爆发世界大战,中国会比美国更有规模优势。

外媒:美中南海之争各具优势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本周二刊载一篇文章《美国没准备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原因》,作者是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作者另辟蹊径,从经济的观点着眼军事战略,相当独到。

作者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军事力量息息相关。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当时德、日两国的经济总合甚至不到美国一半,美国光后方工厂与劳动力就占据绝对优势。武器方面,当时美军战机30万架胜过德、日总和20万架;美军驱逐舰350艘胜过日本的65艘;美军坦克7万多也比德军不到4.5万更多。

武器数量方面意义重大,在消耗竞赛的世界大战中,谁能撑到最后就是赢家,这就是美军在二战取得胜利的原因。确保「心臟地带」,可以比敌军摧毁速度更快的生產武器,不断输出坦克、战舰与战机的工厂才是关键。

然而,观察现在情况,美国已不再具有规模优势。因为曾是「心臟地带」的工厂早已不在,它们都被迁移到中国大陆,被成都、重庆或深圳取代。另一方面,美国的武器开发面临问题,中方的军工產业则是持续投入,双方差距正在拉近。

作者对此情况表示忧心,认为国安问题并非单纯只在战备水平与军事部署,其中经济因素更是关键。由于国际上的不公平贸易形势,使美军所需之生產基地走向没落。而要转变这种劣势,经该有所警惕,停止分割经济与国安的政策导向才行。

(中时电子报)

陆专家: 中国在南海正遭遇群狼攻势 揭密北韩军阶制 等级森严世界之最

更多战争风云在军事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