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遴选争议 中研院成员声明挺廖俊智
中央研究院院士项武忠发起连署,呼吁总统马英九退回中研院长3人名单。但今天有6位院士、评议员联合发出声明,力挺传闻3人名单中的第一人选廖俊智。
中研院评议会日前选出3位院长候选名单上呈总统府,目前马总统还未圈选院长,传出人选中最高票的是廖俊智,但许多院士认为廖俊智103年才当选院士,无法带领中研院。
项武忠发起连署要求总统府退回名单,获得30多名院士连署。但今天包括院士廖国男、陈长谦、刘绍臣、杜经寧、蔡明道,以及评议员王宝贯等6人,联合发出声明,力挺廖俊智,认为他早已是国际知名科学家,相信他会带着年轻的热情与衝劲、远瞻的国际视野,带领中研院走向国际化。
以下为声明全文:
亲爱的媒体朋友:
对于中研院新任院长遴选,我们以中研院院士及当初提名廖俊智院士参与遴选的身分说明他的资歷。
廖俊智院士在代谢及合成生物学领域是世界级领袖,特别在以微生物合成燃料的领域及基础代谢路径的改造更是独步全球。他更发展出网路构成要素分析法(Network Component Analysis),用以分析复杂的转录组调控,廖院士设计的人工基因转录调控迥路,更是合成代谢生物学之先驱。
出生于高雄市,成长于高雄市及臺北市,廖院士毕业于臺大化工系,服完兵役后前往美国发展。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取得博士学位,先后任职纽约罗彻斯特柯达公司生命科学实验室、德州农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等,由基层的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讲座教授、系主任等,有完整的资歷。
自1976年大学时期获得臺湾年轻科学家奖后就获奖无数,2010年获美国环保署绿色化学学术组总统奖、2012年美国白宫再生能源创新奖、2013年义大利总统颁授ENI再生能源奖,并获选为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2013)、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5)、美国发明家学院院士(2016),于2014年获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廖院士拥有工程、生物、化学、医学等广泛的研究背景,他的成就多方位,是位国际知名的杰出科学家。
虽然他任职于美国,但长期关心臺湾的学术研究与绿色能源发展,曾担任中油公司绿能研究所顾问(2015)、工业技术研究院高级研究顾问委员会委员(2007-2010),目前是中研院化学研究所与生物化学研究所谘询委员。
廖院士也曾担任国内多所大学、研究机构的荣誉讲座教授,对于臺湾的教育、学术研究、能源政策都有相当深入的参与及贡献。
同时为美国国家工程学院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这是其他候选人没有的学术成就,他的专长横跨中研院四个研究领域中的工程、数理与生物学三项,无论是要带领中研院改革或是向前迈进,他都有绝对的资格与足够的能力。
廖院士虽是中研院的新科院士,但他在国际上早就是知名的杰出科学家,是我们没有儘早发现这位杰出的人才,迟至2014年才提名选出他为院士。我们相信58岁的廖院士,会带着他年轻的热情与衝劲,以远瞻的国际视野,带领中研院走向更国际化的地位,也更能带领我国学术教育界与国际接轨。我们很高兴遴选委员会依照法定程序选出适当的候选人,评议会也做出最好的决定。
署名:廖国男(院士)、陈长谦(院士、前副院长)、刘绍臣(院士)、杜经寧(院士)、王宝贯(评议员)、蔡明道(院士)。1050504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