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座灯塔文物馆 基隆揭幕

01.03.2017  17:09

交通部航港局今天在基隆成立首座「灯塔文物馆」,初期将展出60盏各式灯具,其中,1904年姜氏发明的白炽纱罩灯,点燃后可发出强烈光芒,在百年前可说是灯塔的最佳光源。

航港局表示,台湾的灯塔建设最早从西元1868年起,至今已有149年歷史,全台总计有36座灯塔,建造歷经清代、日治及国民政府时期,建筑风格各异,从去年底开放观光灯塔已有12座,每年参观灯塔人次达120万人次。

设在基隆市中正区光华路11号的「灯塔文物馆」,初期将完整展出60盏白热灯、灯蕊油灯、乙炔灯等各式灯具,随着不同年代发展演进,每个带有斑驳的痕迹灯塔器物,都述说着一段陈年往事。

「看见灯塔就到家了」,担任基隆灯塔员已有10年资歷的林忠发说,先前曾待过彭佳屿、富贵角、三貂岭、花莲等超过10处灯塔,工作还能欣赏美丽景致,从外岛看台湾,有种说不出的美感,閒暇时还能潜水、钓鱼、赏候鸟,儘管现在已有卫星定位系统,但灯塔仍有稳定人心作用。

航港局长谢谓君表示,未来将规划和基隆市政府合作,串连灯塔文物馆附近的球子山灯塔、基隆筑港殉职者纪念碑、仙洞巖、白米瓮炮台和基隆灯塔等,成为观光廊带,期待能活络地方资源。

航港局表示,灯塔文物馆不收门票,每周一休馆,其余开放时间从上午10时至中午12时,下午2时至4时,限10人以上团体预约参观,但必须在7天前提出申请。1060301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