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韩真的仇视日本吗?
这一次日韩两国的外交部,能够于12月28日达成由日本政府对南韩慰安妇支付十亿日元赔偿金一事,想必跌破了许多观察家的眼镜。许多人认为,彼此视对方为「世仇」的日本国与大韩民国能够放下昔日恩怨,快速走到一起的原因是来自于美国需要东京与首尔两方团结对抗北京的外交需要。然而一个更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可能是在于大韩民国在本质上,究竟是不是一个反日的国家。
朝鲜人与日本人的歷史渊源
关于朝鲜人与日本人的特殊歷史渊源,首先可能要从日本明仁天皇在他2001年12月18日举行的六十八岁生日记者会上的一席谈话讲起。在那一次的记者会上,他首次承认了自己的祖先桓武天皇的生母为百济国武寧王的后裔。由于百济是古代建立于朝鲜半岛西南部的一个国家,明仁天皇的这一席言论等同于公开承认了日本皇室与朝鲜人有共同的血脉。
同样做为儒家文化圈的主要国家,古代的朝鲜一直都扮演着向日本输入华夏文明的角色。不过,随着大和民族逐渐走向了统一与强大,朝鲜又成为了日本瓜分与侵略的主要对象。新罗国就是在唐朝的支持下,于633年的白江口之役中击败了来自于日本列岛的倭国势力,才得以先后消灭百济国与高句丽,完成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李氏王朝成立后,又再度联合明朝大军挫败了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半岛的野心。然而,随着以中国为盟主的东亚朝贡体系,在清朝不敌欧洲帝国主义挑战的情况下逐渐瓦解,乃至于日本在完成了明治维新成为了现代化国家以后,朝鲜的独立性在19世纪末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做为一个东亚小国,李氏王朝唯一的选择,就是除了清朝外,再拉入俄罗斯帝国的势力以抵制日本的扩张。
不过,此一「事大主义」的传统外交政策,最终还是伴随着大清帝国在甲午战争,还有俄罗斯帝国在日俄战争中的失败而全面瓦解。在俄国海军波罗的海舰队于对马海峡遭到击败五年后的1910年,大韩帝国总理李完用与大日本帝国代表寺内正毅签署了《日韩合併协议》,李氏王朝正式宣告灭亡,朝鲜成为了继台湾之后,日本所取得的第二个殖民地。
由于在将近一千多年的歷史里,朝鲜人一直视自己的祖国为对日本的文化还有人才输出地,因此所谓《日韩合併协议》的签署,看在他们眼中理所当然是一种难以接受的奇耻大辱。尤其是日本浪人衝入朝鲜王宫刺杀明成皇后的行为更是严重伤害了朝鲜人的民族尊严。所以在朝鲜半岛被併入大日本帝国的版图后,反抗殖民统治的群眾运动如风起云涌般的在各地上演。
朝鲜抗日运动的高潮,非1919年3月1日以京城(今首尔)为引爆点的「三一运动」莫属。当日,两百万名受到美国威尔逊总统(Woodrow Wilson)《十四点和平原则》中的「民族自决」原则影响的朝鲜人,以纪念李氏王朝末代皇帝高宗为名走上街头,向日本殖民当局争取韩国独立的自决权。无法依靠宪兵与警察控制民眾情绪的日本朝鲜总督府,最后只能够调派军队武力镇压此一独立运动。
据统计,在日军的武力镇压之下,一共有近八千名参与「三一运动」的朝鲜人遭到杀害。另外,还有一万五千八百四十九人受伤与四万六千三百零四人为殖民当局逮捕。受到此一猛烈打击,朝鲜半岛境内再也没有出现任何大规模的抗日运动。不愿意对日本人屈服的朝鲜知识份子,只能够逃往中国、苏联与美国组织流亡政府,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
不为人知的「内鲜一体化」政策
无论是在过去两蒋统治时代的台湾,还是南韩所出版的史料,在提到「三一运动」以后的朝鲜抗日运动史,大多数着重于李承晚与金九在上海组织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过程。至于北韩与中国大陆,则着重于强调金日成参加东北抗日联军以后,在中国东北与朝鲜半岛的边界组织游击战的往事。两岸与两韩似乎很有共识,且不约而同的迴避了这段时间发生于朝鲜本土的歷史。
与当下一般人想像不同的是,日本人在表面上虽仍自认在血统上比朝鲜人优秀,但是在心理上仍无法摆脱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在文化与人才上对朝鲜半岛的依赖。出于强化朝鲜人对日本向心力的目的,以避免类似「三一运动」的悲剧再度发生,身为日本皇族一份子的陆军元帅梨本宫守正王,特地于1920年将女儿方子下嫁给了朝鲜王朝末代太子李根。
此一安排,并不能够以现代一般「政治婚姻」的角度看待,毕竟梨本宫守正王一家人的使命,就是替日本皇室提供未来的继承人,因此他将女儿下嫁给李根的行为,也无异于册封了李根为大正天皇的亲人。由于日本人与朝鲜人都是格外重视血统论的民族,这样的婚姻安排在提高朝鲜人的「日本认同」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推动殖民地朝鲜与内地日本「一体化」的「内鲜一体」与「日鲜融和」口号,开始在朝鲜本土内被提出。恰巧此刻日本也正处于大正民主时代,因此只要在不违反朝鲜总督府维持日本对朝鲜统治的殖民方针,朝鲜的知识份子被赋予了相当程度的言论自由。其中《东亚日报》与《朝鲜日报》两份直到今日都还在南韩社会发挥影响力的主流报纸,就是创立于这个时代。
儘管在1923年发生了关东大地震后,旅居于日本本土的朝鲜人成为了极右派人士发泄,打骂甚至于杀害的对象,但是朝鲜总督府的怀柔政策并没有因此遭受到任何的负面影响。相比于同时做为日本殖民地的台湾,东京方面显然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培养朝鲜人才。比方说位于朝鲜的京城帝国大学,就比台湾的台北帝国大学早了整整四年设立。
尤其是在与中国东北只有一条国界之隔的朝鲜半岛之战略地位,在日本关东军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而得到了大幅提升以后,宇垣一成与南次郎两届朝鲜总督更是致力于系统化的推动「内鲜一体」的政策,藉由提高朝鲜人民对日本的认同,好让朝鲜半岛成为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甚至于与苏联还有英美列强开战的后方基地。
令金九、李承晚与金日成等抗日份子感到头痛的是,「内鲜一体」政策在进入了1940年以后十分普遍的为朝鲜半岛的居民所接受。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朝鲜总督府在对朝鲜民族的语言与传统文化给予相当程度尊重的同时,成功的让年轻一代,没有经歷过李氏朝鲜王朝统治的朝鲜人相信了自己是天皇陛下的子民。
根据日本北韩问题专家和田春树在其作品《北韩:从游击革命的金日成到迷雾笼罩的金正恩》一书中的描述,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第2军总指挥的金日成将军,曾经于1940年3月25日的大马鹿沟之战中歼灭了一支由满洲国间岛省警政长前田武市所率领,由日本关东军还有满洲国警察混合编组而成的前田讨伐队。
在这场战斗中,金日成的部队一举击毙了包括前田武市本人在内的一百二十多名讨伐队队员。然而,让金日成大感讶异的是,前田讨伐队当中除了日本籍的队长还有两名东北籍的警官外,其余队员都是由朝鲜人所组成。东北抗日联军的朝鲜籍官兵不想要骨肉相残,曾经喊话劝告前田讨伐队的朝鲜籍警员将手中的武器丢掉,并告知他们只要服从命令就可以保住一命。
出乎金日成意料之外的是,前田讨伐队的朝鲜籍官兵不仅没有一个人放下手中的武器向共產党投降,反而继续举起枪枝持续向迎面攻来的东北抗日联军开枪射击,直到全军覆没为止。一年后,日本政府在前田讨伐队遭到歼灭的地点建立了纪念碑,碑文上这样写道:「鲜系队员得知人生即将画下句点,口中高喊天皇陛下万岁,从容赴死。」
当然,这段时间在朝鲜本土选择与日本合作的朝鲜人,未必每一个都如同前田讨伐队的朝鲜籍警察那样,将日本帝国视为值得自己奉献生命的祖国看待。除了出于巩固个人政治与经济利益而选择当合作者的投机份子外,也有许多主张朝鲜「终极独立」的民族主义者,因为相信祖国只有透过配合日本的殖民政策才能够快速融入现代世界的原因,而做出了与朝鲜总督府妥协的决定。
如同同一时代的纳粹德国,日本帝国似乎也有一个不成文的种族优劣排行榜。而在这个日本版的种族优劣排行榜中,与日本有血统渊源,而且两方皇室也已经互结连理的朝鲜,被排在了满洲国人、华北中国人、华南中国人以及台湾人的前面。也就是说,朝鲜人在日本人的眼中,是仅排在大和民族之后的世界头号优等民族。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土的朝鲜人似乎也没有强烈的动机去反抗日本。
「大东亚战争」的急先锋
或许是相信在一个法西斯统治下的世界,还有日本统治下的亚洲,朝鲜人会扮演领导性角色的原因,很多的朝鲜知识份子、民族主义者以及投机份子早在「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前,就已经开始积极配合日军的领土扩张政策。许多抗战期间生活于满洲国,乃至于河北省与山东省等华北占领区的长者,都有朝鲜商人与流氓如何在日军保护下作威作福与欺负中国人的深刻记忆。
比方说自幼在天津长大,后来在华北参加抗日杀奸团的王文诚老先生就记得所谓的「高丽二鬼子」在北方替日军走私银元的事蹟。理所当然的,朝鲜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扮演的角色,不会只是在在占领区走私银元、贩卖鸦片或者开设妓院而已。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朝鲜人是直接参加了日军或者满洲国的军队投入与盟军作战。
朝鲜总督府在早于台湾总督府四年的1938年2月份,公布了「陆军志愿兵制度」欢迎朝鲜人加入日本陆军。从1938年到1943年间,总共有一万七千六百四十四名朝鲜人依循此一制度志愿进入日本陆军服役。至于「海军志愿兵制度」则与台湾同年于1943年实施。涵盖志愿以及被强徵进入日军中服役的朝鲜籍军人与军属,总共有二十四万三千两百四十一人。
光是从数量与人口比例来看,朝鲜籍日本军的数量,并不会比同样也高达二十万人的台湾籍日本兵多出太多。不过从一个小细节,我们却不难看出朝鲜人在日军中的待遇,远比台湾人要高出太多了。此一细节,就是在于包括李氏王朝末代太子李根在内,日军中出了不下于十位的朝鲜籍将领。直到日本于1945年投降以前,则没有出现过一位台湾籍的将领。
在这样的情况下,朝鲜青年显然有比台湾青年更强烈的动机志愿加入日本军队。而加入日军或者满洲国军的朝鲜人中,就有白善烨、丁一权与朴正熙等三人在后来成为了大韩民国的军政领袖。目前居住于台北市,抗战期间混入满洲国陆军的国民党地下工作者白文麟先生,就表示后来当上大韩民国总统,同时也是今日大韩民国总统朴槿惠之父的朴正熙,当年就是他在军校的学弟之一。
回忆起当年为了加入满洲国军而写下血书,一度取了高木正雄做为日本名字的朴正熙,白文麟倒是认为他是一位非常聪明又爱国的好军人。白文麟表示朴正熙的个性在当时的朝鲜籍军人中算是十分叛逆的,常常会在晚间偷偷跑出军校到外面去风花雪月。当然,根据当时一切按照日军制度成立的满洲国陆军军官学校之规范,朴正熙在白天回到学校以后,往往要接受白文麟等学长的殴打训斥。
实际上为地下抗日工作者的白文麟,在提起朴正熙等满洲国军的朝鲜籍军人时印象倒是十分不错,认为他们是一群真正的爱国主义者。朴正熙曾经对白文麟等中国籍学长表达过自己的真心话,指出自己参加满洲国军的目的是要为将来朝鲜的独立做准备。他认为像自己一样接受过日军训练的军事人才,必然将在朝鲜脱离日本殖民统治以后,成为协助祖国发展军队的主力。
然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于许多针对盟军战俘最残酷的暴行也确实是由朝鲜籍的日本军人,尤其是战俘营的管理人员所执行的。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十四名朝鲜籍的乙级与丙级战犯因虐杀欧美盟军战俘而被判处了死刑。与此同时,则有高达二十六名台湾籍的乙级与丙级战犯同样因为殴打与杀害盟军战俘而被送上了绞刑台。
另外,到了战争末期志愿加入日军「特攻作战」的朝鲜籍飞行员,在数量上也是远远的超过了台湾人。由右翼倾向强烈的前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2007年推出的电影【我将为你去死】(俺は、君のためにこそ死ににいく)中,就安排了一位驾驶着日本陆军航空队一式战斗机「隼」,为了保卫大日本帝国的「荣光」,而对进攻冲绳的美军舰队实施自杀攻击的朝鲜飞行员金山少尉。
这位金山少尉的真实身份,是余1945年5月11日战死,服务于日本陆军航空队第51震武队荒木队,日本名字为光山文博的朝鲜籍飞行员卓庚铉。在【我将为你去死】的剧情中,石原慎太郎还特别安排了金山少尉高唱朝鲜爱国歌曲《阿里郎》的剧情,以强调日本与朝鲜两大「黄种民族」共同抗击西方列强「侵略」的「感人肺腑」画面。
日本人当年所鼓吹,包括建立「亚洲人的亚洲」以及「大东亚共荣圈」的宣传口号,看在今日或许是一大笑话,但在当年恐怕真的是吸引大量朝鲜人与台湾人志愿参加日军的原因之一。有趣的是,相较于在战场上阵亡并且被供奉到靖国神社内的两万八千名台湾人,获得同样待遇的朝鲜人却仅有两万两千一百八十二人。
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朝鲜人在日军内的死亡率比起台湾人的死亡率明显偏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大多数的朝鲜籍日本兵主要被编入了战况比较不激烈的东北与华北沦陷区服务,遭遇到的大规模战斗比较少,死亡机率自然也不会高。当年在满洲国军飞行队内,同样也有一支针对轰炸东北日军钢铁厂的美军B-29轰炸机实施自杀攻击的「兰花特别攻击队」。
在抗战末期加入满洲国军第1飞行队,负责保护首都新京(长春)空域安全的东北籍飞行员苏焕忠先生表示,他们的单位里面除了有加入满洲国国籍的日本人外,同时也还有朝鲜人与中国人存在。然而,负责指挥满洲国军飞行队与盟军作战的日军高层,虽然会要求日本飞行员对B-29实施自杀攻击,但是对朝鲜与中国飞行员就没有这类的硬性规定。
由朝鲜人组成的满洲国军间岛特设队,也在日本战败前夕被派入华北沦陷区配合华北治安军以及同样隶属于满洲国陆军,但是由中国人组成的铁石部队清剿在冀东活动的中共第8路军。但是,在8路军本身对日军採取消极避战策略,还有朝鲜军人对于与同为亚洲人的中共游击队交战兴趣不大的原因,双方都没有积极在战场上将对方消灭的企图。
当时在间岛特设队服务的白善烨,倒是很幽默的在回忆录中叙述了此一有趣的情况:「当我们为8路的大军包围,覆没眼看只是时间问题时,居然是村落的长辈与8路军交涉,令其解围而去。真是难以置信,这以后8路军也为我们让路,双方均不开火。这大概是因为间岛特设队是人民的朋友,8路军也是人民的朋友。人民的朋友不打人民的朋友。」
「亲日派」成为大韩民国的骨干
出于对日作战的需要,蒋中正在抗战爆发以后,也扶持了金元凤与金九两位分别代表左翼与右翼的朝鲜抗日份子在中国成立了属于自己的武装团体。由于金元凤领导,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朝鲜义勇队在进入了抗战中期以后遭受到了亲近中共的朝鲜人渗透,到了最后甚至于整个部队都被拉到了延安投奔8路军,蒋中正只能够将所有的资源投入于效忠金九的韩国光復军。
由于始终没有办法亲自率领韩国光復军收復祖国,甚至就连在日本投降以前往朝鲜半岛派遣一兵一卒的机会都没有,身为「亲中派」的金九虽然已经普遍为民间视为韩国的国父,但他实际上的影响力根本就无法与背后有美国支持的李承晚相提并论。所以,除了面临祖国沿着三十八度线为美苏两国南北瓜分的局面之外,朝鲜的反共民族主义者就连自家内部都没有办法统一。
更重要的一点,则是在于朝鲜半岛三十八度线以南的地区在二战期间遭受到的空袭与破坏规模非常有限,「亲日派」对南韩政治、军事、经济还有社会仍保持着不下于战前的庞大影响力。无论是「亲中派」还是「亲美派」,都没有可能在忽略「亲日派」的情况下,于南韩建立一个稳定、统一与团结的政府,更别说去与苏联还有美国谈判收復北方的相关事宜。
韩国光復军虽然在大韩民国的歷史论述中,被形容为在二战期间代表国家正统的唯一一支二战武装,但是比起接受过日本与满洲国训练,已经有现成的海陆空三军作战人员的「亲日派」军队而言,简直是如同乌合之眾一般的存在。因此当大韩民国于1945年10月成立南朝鲜国家警备队的时候,韩国光復军的人马理所当然遭到了排挤。
金九的儿子金信,就曾经在抗战期间进入中华民国空军军官学校第24期受训,并且在国民政府的帮助下被派往美国深造。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华民国空军与大韩民国空军之间应该有很深厚的歷史渊源才对。不过,金信在其回忆录《翱翔在祖国的天空》中,就明确指出包括他在内,只有非常少数的光復军系统飞行员进入南韩空军服务,其他大多数人则清一色是日军或者满洲国军出生。
正是因为光復军对南朝鲜国家警备队的影响如此微不足道,南韩的「亲中派」势力才会随着金九于1949年6月26日遭到暗杀而瓦解。经由美国支持而出任大韩民国总统的李承晚,虽然本人也是抗日份子出生,但是在抵抗北韩侵略的优先考量之下,还是大量在大韩民国国军内起用了昔日由日军与满洲国军所培养的军事人才,完全应证了朴正熙的预测。
时任陆军参谋次长的丁一权、大韩民国陆军第1步兵师师长的白善烨以及第2野战军炮兵司令的朴正熙,都因为在1950年到1953年抵抗共產主义势力南侵的杰出表现,而成为了地位不下于李承晚的国家英雄。虽然成功阻止了金日成赤化南韩的野心,被视为「亲美派」代表人物的李承晚,最终还是因为难以服眾而被迫于1960年下台并流亡美国。
1961年5月16日,已经担任第2野战军副司令朴正熙成功在一场军事政变中推翻了文人政府,建立了军人独裁政权。此一称为「五一六军事政变」的歷史事件,宣告了「亲日派」势力的全面回归。提到满洲国军出生的大韩民国总统朴正熙留给南韩人民的遗產,除了带领国家摆脱贫困的「汉江奇蹟」外,可能就是促进了日韩两国的邦交正常化。
儘管遭到了民族主义强烈的南韩人民疯狂反对,但是若要不是朴正熙在任内推动了两国的和解,大韩民国政府没有办法从日本手中取得五亿美元的贷款来发展经济。朴正熙传承自日军教育的铁腕作风,虽然一度给自己招来了「独裁者」的恶名,但同时却也有许多的南韩人认为,他是大韩民国立国以来,效率最高并且最具有领导力的国家元首。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两极的评价,朴正熙虽然也难以避免的因为在1979年10月26日遭到刺杀而失去了权力,但是「亲日派」在南韩政界与军界内却依旧维持着难以取代的影响力,即便是在进入民主化时代以后也不曾改变。甚至就连在朴正熙时代被打压,甚至险些遭到杀害的金大中,都在当选南韩总统以后替自己昔日反对的对象设置了一座纪念馆。
也正是因为出于对朴正熙时代的怀念,在经歷了好几次的军事政变与民主选举以后,南韩民眾终于因为对于腐败与低效率政府的厌倦,而于2012年的总统大选中选择了他的女儿朴槿惠成为国家的新任领导人。即便由左派政治人物与知识份子成立的「亲日反民族行为人财產调查委员会」,曾经提出清算朴槿惠的主张,但是此一建议显然没有为广大的南韩民眾所接受。
摆盪在「亲日」与「反日」之间的南韩
在瞭解了日本殖民统治朝鲜半岛的歷史,乃至于「亲日派」如何掌握南韩政权的现况以后,相信许多人会对于所谓「台湾人亲日,韩国人反日」的歷史流言感到啼笑皆非。不过,另外一个让人感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是在于居然南韩能够先后出现由「亲日派」的父女担任总统的情况,为什么大多数的韩国人,包括朴正熙与朴槿惠的支持者,又经常展现出强烈的反日姿态?
究竟为什么台湾人普遍给人的印象是亲日,而南韩人则是反日?这个问题可能要从台湾与南韩这两个日本帝国的殖民地,在战后获得的不同国际地位来加以分析。首先,台湾是在战后依据《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宣言》回归中华民国的一个中国行省,而朝鲜半岛则是要在盟军托管一段时间后,在美苏协助下成为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儘管在与共產党的内战中,中华民国失去了对大陆的统治权,只能够实际管理台湾、澎湖、金门与马祖等地区,但是从反对台湾属于中国一部份,并且将国民党视为「外来政权」的台独份子角度出发,是有必要藉由肯定甚至于美化日本殖民统治的方式,来对抗蒋家父子所推广的中华民族主义。换言之,这是台独人士企图建立的「新国家」,所必须要塑造的一种意识型态认同。
如同大韩民国政府一样,两蒋父子为了避免中共势力在台湾本土深根,在政府迁台初期也让大量日据时代的「亲日派」,也就是所谓的「皇民化」阶级在基层社会掌握权力。过去在两蒋时代,这一批「亲日派」的利益受到了两位蒋总统的保护,因此不需要藉由强调日本殖民统治时代的美好,冒着惹来杀身之祸的风险来与自己的高层唱反调。
然而,等到蒋经国去世以后,代表本土「亲日派」势力在党内掌握生杀大权的李登辉,为了与外省集团进行政治斗争,也就很自然的与党外的台独势力相互联合,一起透过怀念日本殖民统治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权力。所以,台湾政坛与社会之所以会出现今天这种本土派普遍亲日的现象,恐怕完全是出自于与外省人争夺权力的反应,未必代表他们真的就那么的认同日本。
南韩所遇到的情况就大大不同,因为做为一个在战后独立的新国家,大韩民国是不可能藉由宣扬日本殖民统治来建立其国家存在的意识形态正当性。尤其是打从建国一开始,南韩就饱受抗日游击队领袖金日成领导的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指控为「卖国贼」,所以从李承晚时代开始,民族主义就成为了大韩民国政府用于巩固南韩民心士气的宣传武器。
而曾经统治过南韩四十年的日本帝国,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大韩民国政府推动民族主义爱国教育的主要目标。甚至就连与当权派对立的民主派与在立场上亲近北韩的左派人士,也必须要依赖与政府比赛谁更「反日」的方式来获取民眾的支持,从而使得南韩出现了与台湾完全不一样的情况。甚至越是「亲日派」出生的南韩领袖,就越是要在政策与教育上宣扬反日民族主义。
朴正熙上台后,一方面努力推动与日本的外交正常化,但是另外一方面却也积极的在文化与教育上宣扬爱国主义。比方说,在朴正熙执政的时代,一切有亲日色彩的歌谣都遭到了当局的禁止。除了坚持独岛主权与提高教科书中关于日本殖民时代压榨与剥削朝鲜人的内容外,朴正熙积极发展经济的一大动力,也是出于提高南韩人的民族自信心。
身为一位顽固的「反美派」,朴正熙之所以将日本势力重新引入南韩,除了有经济上的考量外,同时可能也存有制衡美国的意图。而为了防止日本对南韩的影响力太过于强大,朴正熙同时也试图改善与其宿敌金日成的关系。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南北韩双方领导人在派遣幕僚相互访问以后,得以在1972年7月4日发表了以促进朝鲜半岛自主、和平统一、民族大团结为原则的《联合声明》。
这也正是为什么,「亲日派」出生的朴正熙,会在去世以后同样也得到来自于北韩正面肯定的原因。北韩前领导人金日成,就在金大中造访平壤时,表达了希望前往朴正熙的坟墓前向其致意的想法。由此可见,朴正熙民族主义者的地位不论是在南韩还是北韩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至于朴正熙究竟是「亲日」还是「反日」,南韩民眾所最在乎的还是他究竟为国家带来了哪些利益。
此一灵活的外交手腕,也成功的为朴正熙的女儿朴槿惠所继承。儘管父亲有过当「亲日派」的歷史地位,但是朴槿惠在面对东京方面的诱惑时,仍然坚持住了大韩民国的立场,坚决要求日本政府就慰安妇议题道歉与赔偿。同时,她也不顾美国的外交压力,于2015年9月3日出席了中共在北京举行的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阅兵仪式,以在世人面前展现大韩民国的独立性。
能够完全抛弃私人情感,坚持捍卫南韩国家尊严与利益的方法,或许正是朴槿惠的态度最后能够同时得到美国、中共与日本推崇的关键原因。可能正是出于恐惧南韩会因为不满安倍晋三对待歷史的态度而產生脱离美日韩联盟的想法,美国方面才愿意在暗中促使了日本政府对慰安妇议题提出了道歉与赔偿。与朴槿惠相比,台湾政治人物的眼界与格局,显然还是差距甚远。
当然,在政策执行面推行反日民族主义路线,并不代表朴正熙与朴槿惠父女就真的对日本毫无感情。据说在禁止演唱日本歌曲的同时,朴正熙在私底下最爱哼唱的歌曲,就是日军战时的爱国歌曲《加藤隼战斗队》。朴槿惠本人虽然没有在公开场合展现表露过亲近日本的情感,但是她的妹妹朴槿令却在今年8月5日接受日本《NICONICO4》网路新闻访问时,公然为安倍晋三首相喊冤抱屈。
除了讚扬日本对南韩发展经济的贡献外,朴槿令也以殖民时代有大量朝鲜籍合作者配合欺骗朝鲜妇女成为从军慰安妇的歷史为例,认为南韩本身对受害者的安慰与赔偿也有重大的责任。至于南韩舆论反对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一事,她更认为这是干涉它国内政的不当行为。由此可见,朴正熙家族在不影响外交政策的情况下,有着比台湾的政治人物更加真实强烈,且难以隐藏的亲日情感。
(中时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