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金“小三通”走过十五年 盈盈一水间两岸往来忙
16日 中午12点,“和平之星”客船顺利抵达厦门五通码头,从船舶靠岸到乘客全部下船,共用时20分钟。
15年前的1月2日,在暌违52年后,180余名金门同胞分乘两艘船直航厦门,厦金“小三通”由此拉开序幕。15年后,作为厦金之间每天36个班次之一,“和平之星”这一个班次运载的旅客,是当年的2倍还多。
15年来,船只载着两岸民众来来往往,两岸的资金、物流、生活、情感也越来越紧密,台胞来厦门购置房产,厦门人到金门购物休闲,大陆各省市吃到鲜甜的台湾水果等现象成了平常事儿。
未来“小三通”如何发力?14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黄河明对记者表示,作为两岸交流合作的“窗口”、“试验田”和“排头兵”,厦门要始终在两岸交流上发挥先行先试作用,为两岸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永续和平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两门”对开,风从海上来
八十岁老人李林青山现在的家在海沧。小时候,他住金门。从小,老人就听自己的祖父念叨着海峡对岸的事儿。
“那时候,祖父常常搬一张椅子坐在家门口,看起来自在悠闲,但我知道,他其实是在看对岸的厦门。”李林青山说,祖父56岁时,举家从江苏常熟迁至台湾,当年台湾停止对大陆一切形式的通商、通航和通邮,在这样的局势下,老人与大陆的亲人可以说是硬生生地断了联系,最后直到老人驾鹤西去,都没有再回到魂牵梦萦的家乡。
相比祖父,李林青山绝对可以称得上幸运二字。跟随着儿女,定居在厦门,遛鸟、锻炼、泡茶、打牌、串亲戚,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2015年3月,李林青山一位在金门的李姓亲戚患上了泪道阻塞眼疾,从小金门烈屿到台湾本岛看一次病前后需要花上一周时间,十分费时费钱,老人闻讯后便介绍这位亲戚前来厦门眼科中心诊治眼疾,3个小时就解决了问题。
两代人,上一代抱憾而去,下一代幸福如蜜,52年里,虽然重现三通的机会极微,但实际上两岸却不断尝试着寻找那“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姐妹。
转机在2001年。2001年元月2日,时任金门县长陈水在一行乘“太武号”与“浯江号”轮船自金门料罗港抵达厦门和平码头,完成了金门与厦门的“小三通”首航,这是52年来两岸一个重要的通航标志。
可是,由于当时船只往来定期航线尚未开通,航运往来非常有限,且来多去少。但“小三通”到底是在两岸打响了名号,且越来越响。在开通后的第四年,厦金客轮载客数已破50万人次。随后几年,厦金航线载客“航速”持续加快,累计载客人数达到第一个100万人次,历时4年8个月,累计500万人次耗时9年4个月;从500万人次到1000万人次,仅用了3年8个月。
在厦金“小三通”客运量突破1000万之际,两地人士在厦门聚首座谈。时任厦门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檀庄龙对时任金门县副县长吴友钦笑言,自己是在厦门的家中吃完午饭赶往会场的,吴友钦则是在金门的家中吃完午饭前往会场,“小三通”让两人就像“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你侬我侬,到对门走走亲戚
2015年的大年三十,吴静一家三口是在金门过的。“白天租两辆自行车,绕金门慢慢骑行,晚上在大排档里小酌金门高粱酒,听金门人讲故事,闻着清冷的空气,太放松了。如果累了,酒店旁边就是全亚洲最大的免税店,吃喝玩乐都能找到好去处。”吴静至今说起2015年的新年三天金门行,还是激动万分。
随着“小三通”15年的发展,从金门到厦门买房、问诊、会友、购物;厦门民众到金门骑行、买菜刀、住民宿、畅饮金门高粱,“厦金生活圈”已然成型。
“小三通”航线出入境第1000名旅客陈荧光就曾这样对记者说道:“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厦金航线真是很方便!一方面,它非常节省时间。早上8点的船,上午11点半就到台中了,可以回家吃午餐。另一方面,航班的选择也很有弹性,一天有36个航班,有点接近海上公交的感觉。”
厦门台商协会会长陈信仲对此也深有同感。祖籍南安的他,15年前从港、澳中转前来大陆寻根,长途的劳累加上日后生意的繁忙,让他不得不将这份浓浓的乡愁放在心中。然而,厦金航线开通后,这份久存的乡愁得到了释放,他不仅为家乡捐建了祠堂,还实现了与家乡人“手拉手,话家常”的夙愿。“两岸往来越来越方便,终于有回到家的感觉!”陈信仲激动地说。
2015年7月20日,金门自大陆引水项目在金门金湖饭店成功签约,这一举动,意味着两岸共饮一江水梦就在眼前。
一直以来,金门地区淡水资源缺乏,民众强烈希望从福建引水。自1995年以来,应金门县有关方面的请求,福建关注金门缺水的实际困难,多年来持续致力于实现向金门供水。此前,供水工程两岸业主单位已开展八次技术商谈。双方在供水线路,建设规模,海底管线投资、建设,营运管理模式,供水水量和计量方式,供水水价,供水水质监测和突发性事情的处理方式,财务结算方式,购水合同年限,争议处理方式,以及双方的责任义务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据规划,福建向金门地区供水水源来自泉州市晋江流域,由晋江金鸡拦河闸引水至晋江市龙湖水库,经龙湖抽水泵站抽水输水至围头入海点,再经海底管道输送至金门。
2015年7月2日,“厦门—台北”海运快件实现进出口双向对接,同年9月,厦门和台湾之间的海运快件再次升级,增加了“金门跳板”,充分利用“台北—金门”、“厦门—金门”密集的航线资源,以转关换船的方式增加“厦门—台北”海运快件运力,实现一周“三进两出”的高密度航线对接。
据厦门海关介绍,航线密度增加后,“厦门—台北”海运快递货物最快次日(2天)、最迟隔日(3天)便可通关,再也不必担心赶不上船期了。
常来常往,催生商机无限
厦金往来,愈发轻松便利
李成昊是金门的一名年过半百的出租车司机,在他40岁的时候全部存款加起来不过200万台币(大约人民币50万)左右,但现在他的“身价”已经超过4000万台币。
“小三通”开通后,由于往来非常便利,李成昊于2004年在厦门莲花二村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如今,这套房子的市值已经翻了四五番,而他告诉记者,像他这样的金门乡亲还有很多。
“李成昊们”的经历是“小三通”开通后,两岸资金迅速流动,从而带来利好的一个缩影。
“小三通”开通后,两岸往返旅客人数逐年递增,2001年2万人次,2005年51万人次,2010年128万人次,2015年164万人次。而在2015年新年第一天,大陆游客经“小三通”进入金门、马祖、澎湖,更是实现了“落地签”,且大陆旅客在金门停留的时间延长到15天,这无疑让观光行销可以“套装”更多景点,带动金门旅游产值的增加。
厦门企业也看准两岸旅游良机。2014年,厦门企业陆岛酒店有限公司获得了台湾向陆企颁发的首张经营性土地所有权证——获准在金门购得5510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发展酒店和观光旅游产业。根据规划,该公司在金门的酒店项目总投资达2.6亿元人民币,拟于2016年完工,建成后将提供300多间客房,前景相当可观。
除了旅游,厦金航线也在促进两地经贸合作上贡献良多。厦门是台湾水果“登陆”的最大口岸,而相当多的台湾水果就是由厦金航线进境的。
如今,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已经设立,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厦门市具有发达的物流和充分的航运能力,可以支撑未来金门的自由贸易示范区的航运中转、物流配套。
厦门和平码头,是许多老台胞的记忆。厦金航线开航初期正是以这里作为客运码头。由于客源限定为金门籍民众及在大陆投资设厂的台企员工,还仅是个案通航,刚开始乘坐率平均每天仅有30%。
但和平码头也存在“先天条件不足”,场地小,遇到台风时,候船场所十分拥挤,进出旅客风吹日晒雨淋。2008年6月28日,厦门启用厦门国际邮轮中心暨厦金客运码头服务厦金客运,该码头年吞吐能力为150万人次。同年8月31日,厦门又启用五通海空联运码头,开通厦金线第二通道五通—水头航线,年保障旅客吞吐能力可达150万人次。因为“小三通”的热络,这两个码头成为大陆对台的“黄金码头”。
为实现码头资源的有效配置,2014年4月25日厦金航线资源整合正式启动,东渡邮轮中心码头航线航班全部调整至五通客运码头,实行新的航班和票价,开启了厦金“小三通”航线新的纪元。而现在,五通客运码头将再次启动建设,预计三期建设将于2017年底完工,届时,码头年旅客吞吐量将翻番,可达300万人次以上。
在航线设施改善、服务硬件提升的同时,厦金“小三通”应旅客的需求,适时开通了行李双向托运。2009年6月15日,厦金“小三通”开始实施凡购买“小三通”套票的旅客,从台湾本岛5个机场(台北松山、台中、嘉义、台南、高雄)至厦门客运码头的行李托运业务。2010年2月1日,随着厦金航线厦门至台湾(含金门)方向行李托运业务的开通,厦金航线实现双向行李托运,“小三通”给旅客带来了更加轻松、更加便利、更加优质的服务。
2014年,陈信仲曾有一个构思,他认为,无论今后两岸如何携手合作发展,“小三通”从边检到船内的服务水平都应该不断提高,例如更体贴乘客,船舱内更加整洁,甚至更换新船舶,让乘客有一个平稳且舒适的旅途。如今,这样的构思逐步将成为现实。
目前,厦金客轮开的是高速双体喷水的豪华客船,走的是专用航道,客舱有空调有电视,厦门市气象台还专设厦金航线气象预报。饿了,可在船上买一碗海蛎面线,船开到哪里,家乡的味道就在哪里;困了,可要求软毯服务,一觉未醒,已到对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