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抢救 县市119毛小孩表现佳

12.03.2016  14:32

「毛小孩的骄傲」专题(中央社记者苏龙麒新北12日电)年初的南台大地震,现场投入人命搜寻的搜救犬,牠们的一举一动、一个吠声牵动灾民的心。别看这些萌萌的狗狗,从训练到与领犬员平日的默契养成,一样不马虎,说牠们是「毛小孩的骄傲」,可一点也不为过。

自921大地震受到国外搜救团队的协助后,台湾开始重视搜救犬的培训,从中央的内政部消防署,到地方各县市消防局,都展开了搜救犬的培训工作。2年前的高雄气爆事件,与今年2月6日发生的南台湾大地震,造成台南维冠金龙大楼倒塌,培训的搜救犬更是成了人命搜寻最重要利器。

搜救犬靠着灵敏的嗅觉,以及国际认证的搜救能力,出生入死的在瓦砾堆中翻找出一线生机,甚至有搜救犬被玻璃割伤后,缝了10几针后,又回到事件现场继续搜救。

以维冠事件为例,搜救犬不仅找到生还者、罹难者,连自己的同胞狗狗,也都在地震后6、7天,被他们成功活蹦乱跳的抢救出来。

一般民眾镜头前常见的搜救犬,多为德国狼犬、拉不拉多,其实搜救犬没有一定的品种限制,也不一定要是纯种狗,只要条件符合即可,事实上在美国甚至有人训练流浪狗做为搜救犬。不过,即使是这些特定品种狗狗,也要经过筛选、训练、测验后才能担任搜救犬。

依规定,搜救犬搜救30分钟,必须休息上1、2个小时,但在灾区,牠们除了简单的饲料外,很难有太多的休息品质,有不少民眾看到这些辛苦的狗狗们,主动送上玩具,也让这些搜救犬出任务时,有了意外的收获。

不过,这批骄傲的毛小孩,背后各县市消防119投入的训练功不可没。消防署定期定期会在南投竹山训练中心举办年度全国灾害搜救犬IRO国际评量检测,并请国际搜救犬组织派遣国际裁判来台评量认证。

针对能力、水准已达评量标准以上灾害搜救犬,进行服从暨敏捷、瓦砾堆搜寻或广域搜寻等评量项目,期能藉由评量检测活动提升灾害搜救犬的作业水准与素质,增强搜救犬在重大灾害现场搜寻生还者的能力。

包括各县市消防局及个民间驯养团体,都会派出搜救犬参加检测,争取通过国际认证资格。这些通过认证搜救犬,都会登录在IRO网站之国际搜救犬名单上,若世界各地有灾难发生时,将视情况优先调用登录之搜救犬,前往灾区执行国际人道救援任务。1050312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