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拥毛到反毛 红卫兵宋永毅一生的反思
-大陆文革专题之13「一个人在30岁以前不相信社会主义,是没有良心;30岁以后还相信社会主义,是没有大脑。」文革亲歷者宋永毅非常认同这段话。只是,这一切不到30岁就已经发生。
宋永毅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担任教授职,花费多年心力筹建「中国当代政治史资料库」,内容包含文革、反右、大跃进及1950年代中期政治运动4个资料库,全世界有200多个学术图书馆购买使用。
他曾是红卫兵,后来成了一名文革研究者,一生中因文革坐了两次牢。「我们这一代人,不少人是从毛泽东的拥护者,变成反对派。」
50年前,中国大陆的文化大革命刚开始,当时16岁的宋永毅是上海中学的学生。这是上海最好的中学,学校里有许多高干子弟,也有许多会读书、成绩好的平民学生,宋永毅就是后者。
宋永毅的出身并不好,因为父亲是一家小百货公司的经理,所以是「资方代理人」。
他的成绩远比班上的高干子弟强,但在文革初期「血统论」高涨下,出身不好的宋永毅成了「阶级敌人」。后来中共领导人毛泽东透过中央文革小组反对「血统论」,让宋永毅更拥护毛泽东,而且也成了一名造反派红卫兵,反击当初的压迫者。
「我们当时真心相信毛泽东要搞巴黎公社,实施全面选举,政府人员的工资不会高过工人。」宋永毅向中央社记者说一开始支持文革的心情。后来他明白,中共无论是党章还是文革的主张,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其实这些根本是不可能的乌托邦。
1871年由法国工人主导的「巴黎公社」仅存在72天,但全然公平民主的理想,却在许多年轻人的心中燃烧。
文革纲领性文件「关于无產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中,提到要「群眾自己解放自己」、「把束缚群眾手脚的旧机构、旧纪律、旧制度打乱」,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巴黎公社直接选举、直接参与的经验得到了高度评价和广泛宣传。
但是,毛泽东出尔反尔,自己推翻了选举承诺,而且个人崇拜越来越强。宋永毅对文革的理想因此开始有了些怀疑。
宋永毅曾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双亲在他年纪还小时就过世,中学又住校,因为不太有人管,所以在文革中就很投入。
儘管学校已经停课,但是他和同学爬墙进图书馆看书,反正时间很多。一些干部子女的同学,也会从家里拿来当时只有高级干部能看的书,就是在接触这些书籍的过程中,让他逐渐改变对文革的看法。
「新阶级」、「第三帝国兴亡史」、「赫鲁雪夫主义」这些书对他產生很大的思想衝击,尤其是「第三帝国兴亡史」,让他看到纳粹、法西斯主义和共產主义相似之处,对他原本接受的理念有完全摧毁性的效果。
文革时期官方禁了很多书,但中共不可能禁止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作品。喜欢从书中寻找答案的宋永毅,读了马列原版着作后更是看穿「毛泽东实行的不是马列主义」。
个人入狱的经歷,则让宋永毅对文革彻底否定。
1971年,他因为和同学共组地下读书会,议论毛泽东在指导文革中的一些错误,被打成反革命小集团关押,直到1976年文革结束后放出。
1999年,他回大陆收集红卫兵小报,作为「文革资料库」的一部分,结果中共以非法获取「国家机密」和「不准出境的文件」罪名,将他关押了半年,并将资料没收。这是第二次因为文革而坐牢。他的被捕引起美国国会关切,2000年被释放返美。
走过大半生,宋永毅认为,文革是中国注定会有的一场劫难,因为中共1949年建政以后发动了一系列政治运动,促使极左路线大爆发,这种情况下文革难以避免。
在他看来,文革最大的「过」是造成了经济崩溃、社会道德倒退以及人权大灾难;若要说有什么「功」,就是经此10年,知道这条路行不通,然后才有改革开放,「讲起来,中国的进步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许多人关心,文革有没有可能卷土重来?宋永毅说,完全一样的歷史不可能重覆。
即使外媒如时代杂志、经济学人杂志等称呼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为「习皇帝」,表示要小心其个人崇拜,但宋永毅认为,文革需要毛泽东这样魅力型的领袖,何况当时毛泽东个人独裁的成功,是前后两名「二把手」刘少奇及林彪帮助他,现在中共政坛并没有这样的基础,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不可能再发生一次文革。
但是,「中国共產党的存在就是文革最大的社会基础」,「只要天安门还挂着毛泽东的像,文革就不会完全断绝。」歷史的回潮,或说某种程度的重覆,他认为还是有可能的。1050516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