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变成「无胆族」!胆结石的成因与预防
28.01.2016 12:21
本文来源: 中时电子报
台湾许多人饮食习惯不良,高糖、高油、高热量的饮食结构,导致胆结石比率节节升高,近来更有年轻化的趋势,许多青少年因热爱汽水、鸡排等速食,造成年纪轻轻就胆结石,严重者甚至切除胆囊,成为「无胆族」。
胆结石是指胆道系统中產生的结石,胆汁内的胆固醇浓度因某些原因超过标准,使得胆汁不能维持在液体状态,形成结晶后沉淀而產生。根据研究,饮食习惯与胆结石的发生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此外家族病史、胆固醇过高、肥胖、饮食高油高糖者也较易罹患胆结石;因为当体内的的油脂或胆固醇过多时,就容易使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上升,造成胆汁过于黏稠而形成结石。胆结石依成分可分为胆固醇结石、黑色素结石及褐色结石3种,亚洲人以前以黑色素结石较多,但随着饮食西化,则逐渐开始和西方人一样,胆固醇结石的比例大为增加。
结石初期呈细砂状,随着胆汁的浓度变化,有可能排出消失或愈来愈大,变成颗粒状,此时若掉出胆囊,便可能阻塞胆管,引起胆囊或胆道炎,严重者甚至导致黄胆、败血症等,引发生命危险。胆结石初期通常无明显症状,若有症状,则多为右上腹疼痛、饱胀感或闷痛感,伴随噁心、呕吐等状况,有时甚至会有后背、后肩疼痛问题。医师建议,一旦开始出现症状时,可採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胆囊移除,以免之后结石不小心卡住胆管口,造成急性胆囊、胆管炎。
体重过重的人要进行减重、避免肥胖,饮食习惯不良的人要避开高热量、高油脂饮食,减少胆固醇的比例,可以先从减少糖分摄取和增加纤维质开始。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因为胆囊收缩频率减少而產生结石,久坐不动者也会因此而增加坏胆固醇,提高结石的发生率。得先改善饮食习惯与生活作息,维持三餐正常与规律运动,才能避免胆结石。
(中时电子报)
更多健康新知请上中时健康网本文来源: 中时电子报
28.01.2016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