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蔡英文暂缓检讨“中国政策”?
台湾《旺报》15日社评说:还记得民进党有个“中委会”?不是“中央委员会”,民进党的决策机构是简称“中执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民进党的“中委会”是“中国事务委员会”的简称,这个组织是整合民进党“中国政策”的重要平台。在苏贞昌担任民进党主席时设立,他自任召集人并定期集会,通过了“对中政策检讨纪要”,但不管是中委会本身或是会议纪要等文件,并没有起到指导民进党大陆政策方针的作用,更没有引领民进党在两岸路线上进行转型。简言之,社会对民进党中委会的作用可以说是完全无感。
蔡英文回锅担任民进党主席后,曾在去年中举行一次“非正式“的中国事务委员会”谈话会“,讨论主题是因应国台办主任张志军首次访台,以及台南市长赖清德即将首度”登陆“,民进党内高层进行沙盘推演与因应之道。从此之后,超过半年的时间,民进党中委会形同停摆。
日前传出蔡英文将重新启动中国事务委员会,要针对两岸新情势进行总体评估及探讨,同时,民进党发言人徐佳青还证实,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将扩大参与,纳入台湾各“直辖市长”为当然委员,也将邀请2至3位青壮派参加。民进党人士指出,蔡英文将在两岸议题上“一步一步出手”,至于是否提出新论述则“有待整合党内意见”。
蔡英文将如何在两岸议题上“一步一步出手”,确实是许多民众所关心,更是大陆和美国方面所高度关注。“九合一”选举之后,大陆方面始终高度关注民进党的相关表现,也不断利用各种机会提醒民进党大陆方面关注的课题以及底线。
台湾驻美代表处日前在华盛顿双橡园举行升旗典礼,引起两岸关系的涟漪效应,大陆方面在对马当局提出警告的同时,也对未来可能执政的民进党喊话,“应从双橡园升旗事件中得到一些启示”,“不要指望以挑战大陆底线、损害两岸关系的方式来寻求国际空间的扩大”,“台湾对外关系的发展,包括对美关系的发展,离不开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的制约”。此一事件对期望赢得2016大选胜利的蔡英文而言,也是利害相关。
各方期待民进党在两岸政策上有所作为之际,却传出中委会将延期召开。据民进党发言人的说法,因为新增委员人选,中委会的组织章程须向中常会报备,同时部分委员的时间乔不拢,因此本周不开会,“没有所谓延不延期问题”。
另有一说,中委会延后开会的真正原因是,蔡英文最近忙于辅选5位“立委”补选,把这场战役视为短程的最重要任务。另一方面,新北市长朱立伦即将就任国民党党主席,朱立伦的两岸看法为何、是否会有重大宣示,都要等上任才会明朗,民进党要观察情势变化再研拟因应对策,中委会“不急着开会”,可能延到2月底或3月初。
还有一个说法是,中委会成员吴乃仁即将出狱,另位成员邱义仁也有可能在农历年回台过年,延后召开让全员到齐,“有利民进党的团结”。
中委会的召开是民进党的家务事,不过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却是台湾、甚至整个东亚关心的课题,我们还是有必要来检视一下民进党这个“党内中国政策平台”的运作。
从中委会停顿许久,又再度延期看来,民进党始终把“选举”摆在路线前面,这似乎相当符合蔡英文的两岸关系由“选举成败”决定的论调。也就是说,民进党人虽然总是将执政“最后一哩路”挂在嘴上,但是路线思辨与澄清,始终比不上现实选举政治的利害重要。这可能是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赢得太轻易的后遗症,让民进党人忘记执政必须有的责任与承担。
另一方面,民进党所谓静观朱立伦出牌的理由,也是非常令人玩味。很长时间,民意调查总显示国民党的两岸政策较民进党获得更多信赖,但是在太阳花学运之后,在两岸问题上,民进党似乎等于稳健派,国民党竟成了冒进派。或许是政治形势的一时变化,让民进党忘记自己在两岸问题上并未真正获得民众、北京和华府的信赖。等待对手出牌,而非积极领导、主动出击,我们在中委会延期的这件事上,看到民进党的怠惰与大意。
蔡英文在脸书上写着:“历史不是直线前进的,但是当有智慧有决心的领导人推动后,历史的确会前进”。从民进党中委会的停顿与延期,我们看不到民进党具备了“有智慧有决心的领导人”,那么,民进党的迈向执政之路,真正会“直线前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