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乡村的特别吸引力:找回人与土地的感情连结
全台有368个乡镇,而台湾乡村经过二三十年精心营造,各自形成独特风情——谈起乡下,台北的朋友总是悠然神往。已经退休的台北市民吴先生近日对记者谈起,全家都去嘉义过年了。提起老家的大树、田园、堂兄弟养的蜜蜂时,他眼神透着愉悦,“乡下的空气不一样,新摘下来的蔬菜特别鲜甜,在那里可以好好放松。”
有景观有特产还有好吃的
“从小,每到过年我就特别羡慕我同学”,台北媒体人汪小姐也说,“因为他们都可以去乡下过年,而我就是台北人,哪儿也不能去。”
台湾的乡村,确实有特别的吸引力。许多台北人周末会去乡郊玩,比如去北投泡温泉,去宜兰吃海鲜,去九份爬山看星星。这些乡镇也许不繁华,但肯定不乱不脏,房屋虽老旧,却往往有出人意表的设计点缀其间。更难得的是,全台368个乡镇,几乎个个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特产。
桃园县大溪镇的特产是豆干。大溪的水特别好,所以这里的业者用天然泉水或地下水制作豆干,做出来的豆干没有漂白粉味。豆干出名了,大溪顺带着也成为豆腐、豆腐乳、豆花、豆皮等豆类相关衍生产品的集散地。
新竹市的新埔镇盛产柿饼,纯手工制的黄橙柿饼在新埔镇旱坑里扎根,迄今约有170年的历史。新埔镇气候干燥少雨,每年9月到12月会出现“九降风”,这样自然的地理与天候条件,完全符合柿饼制作过程中的曝晒、干燥及脱水等条件,所以才能制作出口感十足的“新埔柿饼”。新埔柿饼每年生产约130万斤,产值高达1.3亿元新台币。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台中有太阳饼,民宿还有生态农场,金门有高粱酒和贡糖,台南有麻豆文旦和虱目鱼汤,花莲有石艺和出海赏鲸,莺歌有陶瓷……
传统产业浴火重生
现代化冲击之下,许多地方的传统产业这些年过得并不容易,台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自1989年开始,台湾当局开始推动“地方特色暨小区小企业辅导计划”,推动地方特色产品的营销。这个计划给传统产业引进了现代的营销技术,细致到帮助厂商布置厂店空间,设计产品包装,改良生产技术,结合小区资源与当地节庆举办促销和媒体行销等。
比如新北市的莺歌区,烧制陶瓷有200多年历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远销欧美日本,但到上世纪90年代,台湾工资上涨,人力缺乏,加上国际市场格局改变,莺歌陶瓷遭受冲击,整个产业大幅衰退。就在此时,地方政府提拨经费更新传统商店街,将陶瓷老街重新规划,把原本单调的厂房店铺改造成颇具文化气质的艺术空间。而莺歌的陶瓷厂商们也借机努力转型,为产品注入创意与创新理念,逐渐攻占年轻的消费族群。
和莺歌陶瓷一样,台湾各地的传统产业大多经历过这样的复兴过程,其中既有政府的辅助提振,也离不开业者自强变通的努力。许多传统产业今天都呈现新风貌,宜兰县的宜兰饼,开放游客参观制产流程并可亲手体验制饼的乐趣,变成一种深度游的新形式。桃园市的石门水库以活鱼料理闻名,近些年不但料理种类越来越多,从早期的红烧、砂锅鱼头、豆瓣三吃,渐渐演变出上百种吃法,许多餐厅景观很有特色,还拥有自己的品牌故事。
找回人与土地的感情连结
乡村要变美,除了要有规划,还要有文化,更要有人才,是个综合工程。台湾自上世纪70年代经济开始起飞,经过二三十年后,农村开始出现人口流失、农地废耕及环境污染等衰败现象,城乡差距日益加大。台湾有识之士意识到这一问题,1993年,台湾省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申学庸提出“社区总体营造”的施政方针。
所谓小区营造,通常是小区居民自发的行动,依托于小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做出适当规划,再加以建设。
南投县埔里镇的“桃米”小区是个经典例子。1999年台湾发生大地震,桃米几成废墟。重建完成后,当地人士有这样的思考——重建后若还是留不住年轻人,那么重建完成的桃米还是个废墟。于是当地人邀请专业人士前来提供对策。调查后发现,这个因经济不振而低度开发的桃米,竟是个生态宝库,台湾29种蛙类,这里就有23种﹔156种蜻蛉类,这里有65种﹔418种蝴蝶,这里有151种。于是,桃米小区就以生态为核心进行改造。经过15年的努力,桃米成了一个生态村,结合了生态旅游、生态解说、民宿、餐饮、工艺等产业活动,成为台湾热门的生态景点,每个月还有超过3000人的国际观光客,为桃米创造了占当地人口1/4的就业机会,每年创造的产值超过新台币1亿元。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颇具传奇色彩的台中“彩虹眷村”,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荣民,因为晚景无聊,就用彩笔在眷村墙上涂鸦,这些涂鸦不仅色彩缤纷,而且童趣盎然,浓缩了一代人的历史记忆。经媒体报道,竟成旅游热门。还有高雄市的美浓镇,因为保留了完整的客家文化和良好生态,也变成知名景点。
台湾社区营造行动至今仍方兴未艾,产生的效益有产业的,有文化的,有生态的,还对社会安定和民间活力贡献良多,用台湾原乡文化学会理事长李赫的话说,“最有意义的是让社区居民产生了‘人与土地’的连结关系”。(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