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供过于求 学生“混”文凭成教育隐忧

27.09.2015  12:01

  民调显示,在各项施政中,台湾人对进行了10多年的教育改革最不满意,家长与社会普遍抱怨毕业生能力下降,素养不够。虽然这与社会富裕后家庭少子娇养有关,但教育内容、方式包括升学制度也屡被批评。本周,大学体育老师李政达投书《联合报》,提出他的观察:台湾大学供过于求,学生升学容易,不珍惜学生机会。文章摘发如下:

  凌晨3时,学生传LINE(手机即时通讯)给我:“老师你明天有空吗?我要办转学,想请你签名。”坦白说,看到这个讯息我心中有些窃喜。我知道这想法可议,但倘若他持续留在班上,恐怕会影响其他人。

  这名学生原本赁居校外,因为缺、旷课严重,家长与房东解约,让他搬回家中,每日开车上下课。我的体育课他往往姗姗来迟,期中测验体适能1600公尺,他从一开始就太空漫步,走了15分钟才完成。他并非有不适激烈运动的疾病,我要求他期末重考,不限时间,只要跑就让他过。补考前一天,我特别提醒他要穿运动服装来,隔天他却穿拖鞋、牛仔裤应试。作为老师真不想“”掉他,请他换了服装再来补考,结果他却从此音讯全无。

  是什么造就他散漫的态度呢?我想,上学期修20学分的他,仅一科选修及格还能轻易转学,大学太容易上了吧?太容易当然就不懂珍惜。回想当年,我为挤进大学,在父亲引领下成为拳击选手。挨了多少打才保送进体育科系,兢兢业业不敢松懈。冬天泡在没有加温的游泳池勤练泳技,酷热高温天在田径场上练跨栏,单杠、双杠、跳马……倒裁葱摔到鼻青脸肿是家常便饭,也因此习得扎实的专业素养。毕业后担任体育教师,不敢说是十项全能,至少任何单项都略通一二,实应归功于当年竞争激烈的升学制度,激励了我奋发向上的决心。

  由于教育政策的错误,台湾大学供过于求,美国只有9%的人能在25岁前拿到学士学位,日本17岁以下的孩子每6人就有1人在贫穷线下生活,弱势生念不到高中。而在台湾,20至24岁年龄段中,61%的人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文凭取得如此容易,年轻人也只想混张文凭,这是台湾高等教育最大的隐忧。

台“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抗议高喊“无耻”
   台湾“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场外烧冥纸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苗栗云林得票数居前二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是哪里?垦丁新竹榜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