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玛瑙“花开”厦门海沧东孚镇
从一座不起眼的偏僻小镇,到中国的“玛瑙之都”,厦门市海沧区东孚镇实现了华丽转身,这背后埋藏着一份鲜为人知的两岸情缘,而东孚玛瑙产业亦由此发端,并逐步走上了转型升级之路——
第一代产品诞生
走进东孚镇东埔村,长达2公里的玛瑙一条街招牌林立,200多家店铺一字排开,随便走进一家店,琳琅满目的珍品让人应接不暇。这里是东孚镇玛瑙产业的源头,也是这份两岸情缘的起点。
1992年4-5月间,台商郭武昶来到厦门,他此行的目的非常明确,在台湾的玛瑙加工厂已越来越招不到员工,业绩日渐滑落。朋友说,大陆的人力资源丰富,人工成本低,容易招到人。他决定来探个路。
走出机场的那一刻,郭武昶随手拦下一辆出租车。这一拦,拦出了台湾与海沧东孚的玛瑙缘。
当时,开出租车的是东孚镇东埔村的村民张武阳,在车上两人用闽南话聊起了天。当张武阳得知郭武昶想在厦门办厂时,便热心地介绍他到东埔村投资。“我们那边人多,大家都踏实肯干,想找事做。”见张武阳言辞恳切,郭武昶决定跟车去东埔村看看。
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东埔村是有名的贫困村,为了寻找出路,大伙什么苦都肯吃。东埔人的勤劳纯朴留住了郭武昶,不久他的玛瑙加工厂就开张了,10多位村民成了首批工人。郭武昶从台湾运来了加工设备,又从巴西、乌拉圭等国进口原材料,东孚镇第一代玛瑙产品就这样在东埔村诞生了。
临危接手盘活工厂
然而,两年多后,工厂却出现了收不抵支的情况。“虽然人工费用减少,但原材料、加工设备都要靠外运,加工后还得运回台湾,销售到欧、美、东南亚等地,大大增加了运输、通关、市场等成本,利润也越来越薄。”郭武昶决定关闭工厂,但心里还是有些不舍。他认为,随着大陆经济发展,玛瑙的消费市场会逐渐形成,这一产业前景看好。
通过几年接触,张武阳对玛瑙行业已相当熟悉。郭武昶劝说张武阳接手工厂,张武阳找来三位合伙人凑齐钱,买下了机器设备和厂房,开始寻思如何盘活这座工厂。
张武阳发现,从台湾运来的设备不仅价格高,维修保养也不方便。于是,他们与邻近的龙海角美农机厂合作,针对玛瑙的切割、打磨工艺开发出新模具、新设备,价格不仅比台湾便宜了三分之二,而且对原材料的利用率更高,正是这一步让东孚玛瑙起死回生。
此时,郭武昶并没有揣着钞票回台湾,而是将原材料进货渠道、物流通关方式、海外销售商家一一介绍给张武阳等人,还把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郭先生是一个重情义的人,10多年来他一直往来两岸,常到工厂进行技术指导。”张武阳说。
1995年底,接手工厂一年后,张武阳等人就赚了20多万元,于是发动全村乡亲一起做玛瑙生意;第二年,东埔村办起了13家家庭作坊;第三年发展到35家……如今,东埔村有近400户家庭从事玛瑙加工产业,周边村庄也纷纷加入,全镇从业人员达6000多人,年产值逾10亿元,产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0%,被喻为中国的“玛瑙之都”。
转型升级声名鹊起
早期,东孚玛瑙加工、销售模式较为粗放,产品以手镯、圆珠为主,品种单一、市场很小。随着从业人员的日益增多,东孚玛瑙产业亟待转型升级。
如何让东孚玛瑙打出名气,开拓出一方天地呢?2001年开始,东孚玛瑙不断参与投洽会、文博会、台交会等活动,向外界宣传和展销自己,众多客商慕名而来。
“除了提升知名度外,东孚玛瑙还必须在品牌建设、市场开拓、工艺设计等方面下功夫。”来自东孚镇的杨京伟在张武阳等人的带动下,很早介入了玛瑙行业。2005年,杨京伟注册了全省第一个玛瑙品牌“石语”,随后许多海沧玛瑙业者相继展开品牌建设,目前已有10多家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
惦念着郭武昶与东孚玛瑙产业的情缘,2010年10月张武阳赴台参加展会期间,约郭武昶叙旧。郭武昶看到东孚玛瑙产业生机勃勃,十分高兴。他告诉张武阳,两岸许多产业对接性强,本就应该加强互动合作,他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能多去大陆走走,与大陆的年轻世代多往来、多交流,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记者 吴在平通讯员 傅益平 林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