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台湾经验 福建“垃圾围村”变“美丽乡村”
由于陈美华等多位长泰台商的倡议,去年初以来长泰县岩溪镇珪前村借鉴台湾经验,开始推行“垃圾不落地”的保洁模式,为农村垃圾整治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跨海取经垃圾分类定时收
每天下午2时30分,41岁的叶阿玉都会骑着电动保洁车,准时去村里“赴约”——先挨家收集所负责片区150多户人家的垃圾,再把垃圾运到镇垃圾中转站,中转至垃圾火力发电厂。
叶阿玉是漳州市长泰县岩溪镇珪前村聘用的十位保洁员之一。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叶阿玉都会准时出现。“我每天跑固定的路线,收垃圾的时间也是固定的。只要车上的广播响起,村民们就大包小包提来了。”叶阿玉说。
在珪前村,“垃圾不落地”已经成为村民间的一项美丽约定。每天,不论家里有多少垃圾,村民都会认真仔细地做好分类,而非随便混合了事。
为了做好垃圾分类,珪前村的村民林花英家里配有两个套袋垃圾桶,分别装着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对于废纸箱、可乐瓶等垃圾,一律装进可回收垃圾桶,有的自行卖掉,有的交由保洁员收集;而塑料袋、废纸屑、粉尘等垃圾则装进不可回收垃圾桶。至于那些有毒有害的垃圾,如废旧电池、废灯管等,需要装进专门的袋子里,再一起放至不可回收垃圾桶,等待保洁员上门统一收集。此外,一日三餐形成的厨余垃圾,用塑料袋装起来后进行堆沤,待发酵再还田处理。
此前,珪前村的垃圾处置方式并非如此,那时这里“垃圾围村”的现象十分严重。“举家来长泰投资机械设备业,刚开始见到乡村垃圾满地飞,真不习惯。”台商陈美华回忆说,“当时,我一直建议垃圾分类、统一收集,毕竟只有乡村环境美了,投资软环境才能好起来。”
其实,早在1996年,台湾就推行了“垃圾不落地”政策,取消了原先固定放置在小区门口的垃圾桶,改由垃圾车定时定点收集,还将垃圾按照红黄蓝绿四色分类,让城乡焕然一新。
“为了解什么是‘垃圾不落地’,我专门去台湾考察了一下,发现那里的乡村很干净,片纸不留、处处洁净,好羡慕呀!”珪前村书记叶龙福告诉记者,跨海取经之后,村里开了很多次动员会,从老党员到普通村民,逐一灌输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
随后,珪前村全体村民行动起来,开始全面推行“垃圾不落地”的做法。“不过,村里的每个片区收集垃圾的时间有所不同。”叶龙福向记者解释说,“具体什么时间收垃圾,主要由保洁员与村民一起商定,既要收好垃圾,也要顾及村民的劳作时间,这样才能让‘垃圾不落地’的理念深入人心。”
化废为宝经费来源有保障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实现“垃圾分类”之后,珪前村的厨余、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都“回归”到各自的位置。
“各村收集的垃圾集中压缩后,每天会运送到指定的垃圾处理场进行焚烧发电,变废为宝。”岩溪镇副镇长叶进佳如是说。
推行“垃圾不落地”,要雇用保洁员,还要做好后续垃圾回收工作,钱从哪里来?“我们开设了农村垃圾管理专款账户,采取政府补助、群众自筹的方式来筹措经费。”叶进佳告诉记者,在政府补助中,每年县级补助20元/人、镇级补助20元/人,直接进入账户专用于垃圾处理。
叶龙福向记者算了一笔账:珪前村共有村民5200多人,村里通过“一事一议”向村民收取每人每年10元的垃圾处理费。这样,有了县、镇财政补贴,加上村民自筹金,一年就可以筹到26万元左右的经费。若不够的部分,再由村里贴补。
“当然,一项民生项目的实施离不开群众监督,只有群众广泛参与了,垃圾才能真正不落地。”叶龙福告诉记者,“村里还邀请了老党员、老干部和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垃圾治理监督员,负责监督村民是否乱倒垃圾,是否做好了垃圾分类。”
由于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的做法日益成熟,珪前村拆除了许多废弃不用的垃圾池,有的种上了草皮,有的栽上了花木,处处绿茵遍地、鸟语花香。目睹珪前村从“垃圾围村”蜕变成“美丽乡村”,村民们的观念意识也在改变。“不脏不臭,到处干干净净,日子过得才舒心,垃圾分类该做,每人每年10元的垃圾处理费该收。”61岁的珪前村村民叶来龙如此感叹道。
(记者李向娟通讯员 陈金荣 肖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