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念真:真正的沟通是互相理解生活(图)

30.01.2015  14:59
吴念真。(于凯 摄)

  “对要听我讲故事的观众,我会先去理解他们。”这就是被誉为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知名编剧、导演吴念真的诀窍。近日,他带着《台北上午零时》来到北京,借由这部和他“个人经历最接近”的舞台剧,讲台湾、讲年轻人、讲他自己的故事。

  黑T恤、牛仔裤、黑皮靴,吴念真的打扮和他的语言一样,虽不花俏却踏实舒服。此前,他从未想过自己的舞台剧能在大陆演出,他希望大陆观众能从中看到一些台湾社会的生活细节,他说,“这次是他尝试的第一步。

   台北上午零时》回顾青春

  《台北上午零时》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三个从“下港”来到台北讨生活的年轻人三十年的人生以及他们与面店打工女孩的感情纠葛。有人说,吴念真对这部戏“用情最深”,戏中年轻人为了梦想奋斗,相濡以沫互相支持的故事,也正是他自己青春经历的写照。

  记者:《台北上午零时》最近来到大陆演出,你期待其中的台湾故事怎样感动大陆观众呢?

  吴念真:《台北上午零时》其实是我创作的“人间条件系列”舞台剧的第三部,为什么第一部会选择它呢?一是因为,我个人跟这个剧本的情感比较接近,它描写了1960年代,一群年轻人从乡下到城市工作,直至中年的故事。我也是1960年代,从乡下到台北工作的人。那个时候,从乡下到台北来,你会认识非常多跟你同样命运的人。这群人在一起,相濡以沫、互相帮忙、道义相通的感情,让我非常眷恋。

  以前我们三四个人住在宿舍里面,暗暗的喜欢楼下卖东西的女生,当一个朋友说他追女生的时候,所有人就会放弃,这是道义,本能就会这样。即便是他们分手了,我要去追她,都不太好意思,甚至还要想办法帮他去追回来。尽管当时很多坎坷,但因为每个人怀抱着同样单纯的愿望,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阻碍,都能坚持生活下去。到了一定的年纪,再回顾那段岁月,反而觉得非常甜蜜。当时一群人现在再坐在一起聊天,有的人甚至已经变成大老板,都觉得如果没有经过那一阵子的磨炼,说不定我们的人生也不是现在这样的。

  后来我几度到大陆来,发现在上海、广州,北京也一样,来自其他地方的年轻人来到北上广求学或者工作,我想就像我们当时一样,怀抱着一种很单纯的希望,只希望能够改变家里的生活,自然就希望在这座城市中找到立足之地,看着他们就仿佛看到年轻的自己。因此这样的题材我觉得应该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于是我第一个挑的就是这个题材作为大陆上演的首部作品。

  舞台剧中使用了非常多的是闽南语,为了在大陆演出,我将剧本重新写了一遍,把原来闽南语的部分改为普通话。在改的过程,对我来说就好象是重新回顾了一次创作的过程,回顾了自己的青春,还是很感动。

  记者:这个故事虽然创作背景是60年代的台湾,但不管是60年代、70年代,不管是台湾或者大陆,人们为了改变命运,从故乡来到城市这样的经历可能都是相似的。

  吴念真:是相同的,只是年代不同而已,但是某种精神实质是一样的。

  记者:来看的大陆观众年龄层是怎样的?他们反响如何?

  吴念真:好像都有,年龄层蛮复杂,跟台湾的观众一样,有年轻的,也有年纪大的。我门会向观众发调查问卷,观众很认真的填了。这两场过去,他们的满意度还都不错。有些观众甚至看到我们当初放在戏里面非常细微的东西,让我挺感动的。有些人喜欢里面中年时代的勤奋,有些人喜欢年轻时候的那种感觉,还有里面所诉说的爱情。

   真正的沟通是理解生活

  这几年,两岸交流热络,吴念真认为,真正的沟通应该是去理解生活,理解普通人的看法,“我要跟谁讲故事,我会先去理解他们。”他不仅微博玩得好,还热心大陆公益,为尘肺病人捐钱出力。“我觉得我自己在大陆,已经在慢慢接触到一些更细微的东西了。”吴念真说。

  记者:你最近几年在大陆都做了什么工作?

  吴念真:我有一个小小的广告公司在上海,接了很多大陆的案子。我也过来拍过几个大陆商品的广告。以前是不敢的,因为我对大陆消费者不理解,商品要卖给那一群人,就要理解他们在想什么,迫切需要什么,整个社会的状态、感觉是什么。

  我们以前在台湾了解大陆是透过新闻或者电视节目。但是,我一直认为,相隔两地要真正理解,是要理解生活的细节。近年来,我常常通过微博观察普通人的看法,渐渐就对大陆越来越了解。

  几年前有出版社想出一本我在台湾发行的书,我还跟出版社讲,你不要发了,会亏本。因为我写的东西都是台湾的事情,大陆的朋友可能不会理解那样的情感,他们说不会的,试试看。结果事实证明,那本书在大陆还卖得不错。这说明,不管怎么样,人的基本情感是一样的。更何况两岸同文同种,情感的连接还是存在的。

  记者:有没有感受最深的一件事?

  吴念真: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慈善组织叫“大爱清尘”,帮助那些尘肺症的病友,我看了很感动。因为我父亲是个矿工,身患尘肺病,最后因此而去世。我时不时就会去看看他们的工作情况,看看自己有没有可以帮忙的,托人帮我捐款。通过这样一个小事,我觉得我自己在大陆,已经在慢慢接触到一些更细微的东西了。

  记者:有些台湾综艺节目中,有讲过“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等夸张言论,大陆的观众看到之后会非常的气愤。这样的误解似乎应该是在几十年前就不应该存在的。

  吴念真:那是蠢蛋讲的话,干吗要相信呢。我的意思是,电视尤其综艺节目某些东西,你要看是谁讲的。如果是一个完全不了解某些地方就随口乱说的人讲的话,你不必在意。我觉得,这是沟通过程中,还没有完全沟通透时,会发生的误会,没有必要在意。

  记者:你说了解生活才是真正了解了一个地方,那你在大陆是怎么办到的?

  吴念真:前一阵子我在上海拍片,我会观察餐厅的价格、超市里的价格,比如洗发水多少钱,然后问年轻人说你们上班挣多少钱。你就了解到,他们有人的遭遇和台湾年轻朋友一模一样,这些年轻人在城市过日子的话,如果不是家庭帮些忙,日子会过得非常拮据,非常、辛苦。我喜欢观察一般人的生活状态,而不是那些经济新闻什么的。我觉得这才是对生活的理解,才是真正的沟通。

  最得意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们

  吴念真的生活里不能缺少朋友,他最得意的就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一起去完成一件他们认为有意义的事。通过慈善募款,他们为全台所有乡镇的小朋友演戏,送去快乐;他们为“留守儿童”开设辅导班,每个班一年就要花费上百万新台币,但他坚定地说,这个班只要开了就不能关,会一直坚持下去。“我们相信,辅导班成立十年之后,最早的哥哥姐姐们工作之后,会回馈这个班,然后就可以生生不息。

  记者:你对谁最有依赖感?

  吴念真:其实我最在意的是朋友,这也是我人生里最富足的,我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从年轻到现在,可能有过争辩,也互相帮过忙。到现在年纪比较大了,一群人不管大家政治倾向如何,会想一起来做一件事,我觉得这样做蛮好的。

  记者:那最幸福的时刻是?

  吴念真:我觉得最幸福的事情,是和一群很棒的朋友完成一件我们认为应该去做的事情。几年前,我们觉得台湾的乡下小孩没那么多的机会看演出,就用几年时间,以最高舞台的标准,到台湾每一个乡镇演戏给小朋友看,经费全部从民间募款。过了两年,有些奶奶们就讲说,我的孙子出生的时候你们演完了,他从来没有看过,你们再演一次。于是我们从前年开始就再一次走遍全台去演戏,现在又演了100多个乡镇了。

  但是,演出的过程中,有一个老师告诉我们说,对乡下很多小孩子来讲,看戏当然是件快乐的事,可是看完之后他们第二天还是要回到原来的世界里面。这些乡下的小孩,父母亲都在外面工作,要么就是和爷爷奶奶这些长辈在一起,没有人教他们做功课,所以在外面乱搅合,他认为这些小孩子从这时开始就失去了竞争力,未来要怎么办呢?于是,我们一群朋友决定,到最需要的地方为这些小朋友开设课后辅导班。

  小学生下课就过来,先吃晚餐,然后学习,有老师照看。因为志工是义务帮忙的,可能心情不好就不来了,所以这些老师都是我们付费来请的。这样算下来,每一个辅导班差不多一年要花台币140万左右,等于28万人民币。我们从前年7月开始,接近一年半时间,已经开设了20个班,我们的目标是先以60个班为基础,因为60个班一年就要花费将近一亿。为了募集到这么多钱,我们也都在想办法,比如我们最近就去找便利店合作,帮它拍广告,然后它卖一个冰激凌给会捐出一些钱的模式。

  这种班只要开了就不能关,否则对小朋友来说是很大的伤害。我们相信,辅导班成立十年之后,最早的哥哥姐姐们工作之后,会回馈这个班,然后就可以生生不息。这是一大群朋友们的想法,现在一步一步在实现,我觉得很开心。

   作为父亲也需要儿子的鼓励

  吴念真之子吴定谦说,“父亲教会自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他人。他是个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特别讲义气的人。从小到大,我们的关系‘情同手足’又如好朋友一样,任何事情都会非常尊重我的意见,让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父亲爱的深沉,这样没有隔阂的交流让我们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融洽。

  《台北午夜零时》此番大陆演出,吴定谦不仅以演员身份亮相,还与父亲一同完成作品的编排,”父子档“的合作成为一大亮点。让吴念真形容自己这对父子,他说“像朋友”,两个人相处起来没大没小,但儿子对父亲的一次鼓励仍让吴念真念念不忘。

  记者:你和儿子平时都会聊什么,是怎样的父子关系?

  吴念真:朋友,我们没大没小,很随便的。我儿子住外面,平常也没有很多时间聊天,有时候工作就在一起。《人间条件6》在演的时候,因为他是戏剧专业,对很多东西并不是完全认同,但后来观众反映非常好,他才明白爸爸的某些看法,角度也是对的。所以,最后一天演出结束,他竟然把我抱起来,说Good Job(干得好)!我觉得好开心,那时候才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父亲也蛮需要儿子的鼓励。我们既是父子,又像朋友。

  记者:你会不会告诉他一些人生感触或者经验教训?

  吴念真:倒不会,我觉得如果一个人够聪明,应该自己就会慢慢了解。不过,他会看我的作品,比如我的书。本来他不想看《这些人,那些事》这本书,因为他觉得自己爸爸是非常压抑的人,一定写的很悲伤。后来他有一次和记者讲,看了这本书,好象看到了爸爸在不同与现在年纪的时候的感受。我觉得类似这样的交流就很好。就像我很多朋友和我儿子讲,你很幸福,你爸爸的所有事情都在你爸爸的作品里面一点一点看到。

  记者:最后,请问未来对于工作有什么规划吗?

  吴念真:我老了,年轻人该起来了,我觉得自己应该慢慢退休了。工作那么多年,从16岁工作到现在很累人,想回归最简单的生活,写写东西就好了,不要劳师动众那么多人,舞台剧、拍电影、甚至拍个30秒广告,都需要动用那么多人。我觉得,自己只要有一部电脑就好,想写就写,写的不好就删除,这样简单就最好了。到现在这个年纪,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我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了。(记者 刘洁妍)

台“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抗议高喊“无耻”
   台湾“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场外烧冥纸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苗栗云林得票数居前二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是哪里?垦丁新竹榜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
陆客赴台人数减少 台湾近七成民宿待售超半年
视频:近10月陆客赴台人数减逾110万 观光业者损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