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中」底线动之以情 习定调两岸路

18.10.2017  18:59
2017年10月18日 17:27 中时电子报 杨幼兰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18日上午在十九大发表政治报告,在长达3个多小时的报告中,最为台湾民眾所关注的,就是他对两岸关系的立场。

而他一如预期,对台湾民进党政府划出「坚决遏止台独」的红线,并强调将加强台湾青年赴大陆生活的融合。习近平对民进党政府,只剩强硬划下底线,而全然不寄望台湾执政者「自觉维护两岸关系」。 第三,这段话充分显示出习近平「软的更软、亲的更亲、硬的更硬」的个人特色。

多维新闻的分析指出,习近平在十九大上明确画出大陆对台底线。首先,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两岸领导人歷史性会晤,并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以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习近平重申,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不容忍国家分裂歷史悲剧重演。引人注意的是,他还强调,「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

而这是习近平上任以来,对台执政者最强硬也最明确的表态。 第二,报告中也有对台「情感喊话」的部分。他强调将增加台湾同胞赴大陆,并表示「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

分析指出,习近平的报告有大重点。 首先,「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是第一次从习近平口中说出,显示大陆对蔡政府在推进「隐性台独」上的定位和思维,已经开始比照陈水扁时期。

2002年时,当时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孙玉玺曾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对陈水扁政府发出警告,「台湾当局任何台独的图谋,都注定失败。不论任何形式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的图谋,都不能够得逞」。这样的警告,与习近平这番喊话有些相像。 第二,当前两岸政府之间的互信,与马政府时代相比,相差太远。

2012年11月的十八大,胡锦涛是这样重点表述两岸关系的:「我们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大陆和台湾虽然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国家领土和主权从未分割、也不容分割。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我们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经济合作,厚植共同利益。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 也就是说,当时对台喊话的语境是「台湾政府、台湾社会一视同仁地期望」,与现在「官冷民热」的情况截然不同。

关心全球华人,请上中时电子报两岸频道

分析认为,在反对台独的部分,习近平这次谈话可说是让台湾政府找不出任何缝隙可钻。「一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坚决反对。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也就是说,不管是台湾政府在教育上意图「去中国化」,还是在国际上偷偷搞小动作,这些都被视为「渐进式台独」。

而如今中国有足够能力去阻止这样的动作,由此可以判断,以后臺湾议题在中美问题中的角色将微乎其微,因为在习近平任内,台湾问题不具有任何可谈判性,其国际空间亦将被严厉遏制。 但同时,对台湾社会和人民,习近平的表述十分柔和,重提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强调「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

这番话显然是在对台湾社会,尤其是青年表态,充满了政治弹性──台湾当然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也欢迎到大陆来工作、找寻发展机会,来看看大陆,而且若愿意到大陆的,也能享有与大陆人一样的医疗与生活保障。

(中时电子报)

台北民间研讨:“去中国化”动作恶化两岸关系
   原标题:台北民间研讨:“去中国化”动作恶化两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
10/29三大报头条要闻
2017年10月29日 07:33 中时电子报 中中时电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