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大扫除!水牛「银河」湿地清「淤」

11.01.2016  11:32
辛苦清理湿地前,水牛「银河」喜欢先大快朵颐一番。瞧!牠开心吃也榄仁叶。(台北市立动物园提供) 水牛「银河」今年第一天到湿地,牠玩得不亦乐乎好开心。(台北市立动物园提供)

不到一个月,就要迎接农历新年了!挨家挨户近来也趁周末大扫除,话说动物园的辛苦水牛也来做环保啰!每年因为颱风或自然演替等因素,台北市立动物园虫虫探索谷的湿地环境需要适时疏浚。以往都由保育员自行抽空清理或发包疏浚,在重新检视园内人力、兽力潜能后,近几年将此重责大任转交给水牛「银河」,不但能快速又有效地完成「溼地」管理工作,还为动物园省下不少的人力与经费。

昆虫馆后方是充满自然氛围的虫虫探索谷,连两侧山坡计算在内,面积约10公顷。动物园除了保留两边山坡的原有树林,也在谷底遍植蜜源植物及寄主植物,吸引蝴蝶来觅食和產卵,但正因为地形的关系,每每遇到颱风将土石冲刷到溪流中,就容易造成湿地环境的淤积,即便是自然演替,一段时日也需要清理復原。

动物园97年第一次尝试请出儿童动物区的水牛「银河」,协助清理虫虫探索谷的淤积,没想到效果意外地好、速度又快。「银河」对于外出踏青也相当开心,不但有丰富的植被可以吃,还有泥巴可以玩,经过「银河」踩踏,把淤塞的土块结构打破,重建新水道及疏通淤泥,还可以省下挖土的费用,连割草的工作也都由「银河」包办。

台湾的水牛多为先民迁臺时携进,明末清初中国鼓励福建移民到台湾,荷兰人及葡萄牙人也曾引进牛只,最多时臺湾有30多万头水牛,后来由于臺湾產业结构改变、农村推展机械化,水牛的饲养头数日渐减少,现在造访农村,想要看到水牛并不容易。

水牛用泥浴的方法散热,在水池中打滚沾上厚泥,顺便抵抗蚊蝇的叮咬与壁虱的寄生,也可减少阳光照射与幅射热的吸收。当您参观动物园时,如果看正好看到保育员牵着水牛路过,也为辛苦的牠拍拍手给予鼓励,别以为保育员只是要带着「银河」散步,牠可是动物园特派的栖地经营高手。

(中时电子报)

辛苦工作一整天后,水牛「银河」回儿童区的家休息好好补充体力。(台北市立动物园提供) 水牛「银河」好认真!整理淤积的湿地前记得要先除草。(台北市立动物园提供) 「台北动物园」保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