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匠 不相信物美价廉
03.01.2016 13:16
本文来源: 中时电子报
18世纪的「德国制造」,也是山寨的象徵,但自从1890年起,实行「理论与实践结合」,半个世纪内,建立科学与工业的桥梁,培养一批科学家、工程师与工匠,使德国工业与经济得到跳跃式的发展。
除此之外,德国重视身后名,不贪眼前利,德国人的工作态度,是对每个生產技术细节的重视,员工承担着要生產一流產品的义务,要提供良好售后服务的义务。企业的最终目标不是利润的最大化,那是英美的经济学。德国人有自己的经济学,就是追求两点:一、生產过程的和谐与安全;二、高科技產品的实用性。这才是企业生產的灵魂,而不是什么利润的最大化。
因此,德国没有哪家企业是一夜暴富,迅速成为全球焦点的。他们往往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某项產品的小公司、慢公司,但极少有差公司,绝没有假公司。
令人惊讶的是,德国对于城市的看法,德国只有柏林、汉堡、法兰克福,被定为国际化城市,其他城市都是中小城市。绝大多数的德国人都生活在5万人、10万人、15万人、20万人的城市里,连50万人口的城市,德国人都觉得太大了。
德国制造的优势并不在价格上,连德国人自己都承认德国货就是物美价不廉。德国人谈价格,一刀都砍不下来,德国人甚至不承认有物美价廉这回事,就是这种哲学,使德国制造,享誉全世界。
(工商即时)
新闻来源
本文来源: 中时电子报
03.01.2016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