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攻场所无所不在 不再有安全之地
欧洲恐攻危机专题之一从波士顿马拉松、巴黎的演唱会与足球场,到布鲁塞尔的机场和地铁,恐怖分子手法不断更新,技术越来越精良,攻击场所渗透进日常生活,民眾离免于恐惧的自由愈来愈远。
22日周二大清早8时,正是许多人外出准备上班的时候,却传来布鲁塞尔国际机场与地铁站连环爆炸的恐怖攻击事件,造成31人死亡,超过300人受伤。这场恐怖攻击再次唤醒国际对恐怖攻击的悲伤记忆。
过去3年从美国、法国到比利时,西方国家接连遭遇恐怖攻击。2013年的波士顿马拉松攻击对象是参加赛事的选手与观赛民眾、去年1月的巴黎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死伤的是周刊编辑部门,同年11月巴黎恐怖攻击遇害的是去听演唱会或是去看足球的观眾,以及咖啡馆里享受周末的民眾。
这3场恐怖攻击之后,担忧的人或许还能告诉自己,不去人群聚集的场所,乖乖留在家里,就能保一己平安。
但布鲁塞尔的恐怖攻击击碎了这样的自我催眠。或许你可以选择不出国工作、开会或观光,但上班必要的地铁通勤却是怎么也躲不过,何况恐怖分子冷血到选择最为繁忙的上班尖峰时刻,即使想躲也躲不掉。
许多人想问,到底为什么?这些无辜民眾到底犯了哪些戒条,让他们得遭遇这样惨绝人寰的攻击,甚至赔上自己的性命。
回头检视这几起恐怖攻击,答案呼之欲出。宗教衝突与社会融入,是近几年来恐怖攻击最重要的启动因素。
波士顿马拉松攻击的兄弟檔是来自俄罗斯车臣的新移民,因为不满美国的中东政策铤而走险,查理周刊攻击嫌犯则是不满周刊长期嘲弄伊斯兰精神领袖穆罕默德,至于去年11月的巴黎和这次的布鲁塞尔恐攻主嫌,则是被伊斯兰国(IS)吸收的恐怖分子。
这些嫌犯中不少人在年少时是运动好手、品学兼优的学生,亲友甚至认为他们对伊斯兰教不甚虔诚,是个深受西方文化洗礼的年轻人。但这些人最后却因为初入社会连遭歧视,无法融入主流社会,或是因为犯下小奸小恶,留下案底,转而向宗教求援,进而成为被吸收的恐怖分子,其中不乏哥哥带弟弟的兄弟檔。
因为曾经爱过却被抛弃,这些人对社会的恨更甚于一般边缘人,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也要让西方社会付出代价。随着西方国家对恐怖攻击加强戒备,这些恐怖分子选择的攻击场所也越来离不开一般人的日常生活,恐攻阴影如影随形,达到了恐怖组织的目的,却也让一般民眾再也找不到一个安全之地。1050327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