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艺术家挑战各国机制!【无尽的仪式】当代馆展出
「全球化不是一种选择,而是现实!」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作家汤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如是说。当新生电子媒体的相互联结把这个世界的形象重塑为一个全球村,这对我们是好是坏?现代人人手一机,拍照、打卡、上传脸书似乎已成为「例行公事」!当和好友分享快乐悲伤时,或许不知不觉间也将自己的秘密揭露,也许哪天这些资料成了把柄!暌违两个月,台北当代艺术馆邀请陈依纯、罗禾淋2位新锐艺术家用科技、媒体呈现在全球化社会中他们所观察的现象,盼大眾能观赏展品时也能省思仪式蕴藏的机制。
艺术家谈论创作理念。(左起罗禾淋,陈依纯,当代馆提供)
因应文化局进行古蹟建筑消防系统改善工程,台北当代艺术馆7~9月上旬间进行修缮,在迎接学生开学时,当代馆也邀请2位青年艺术家陈依纯、罗禾淋针对现代高科技社会的共同体察与各自回应。艺术家以现代人熟悉的录像、YouTube影像上传、动画等传达他们对这个社会关注,究竟影像是否可传达真实、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真实欲望为何?
罗禾淋导览作品《隐形的方向》。(当代馆提供)
【无尽的仪式-陈依纯与罗禾淋个展】,概念来自两位艺术家对现代高科技社会的共同体察与各自回应,他们试图揭露,在一切都日渐标准化的当代生活中,人们习惯依赖便捷的科技產品,然而为了使用这些科技產品,其中的使用规则和条件也同时不由自主地被大大小小的各种机器驯化了,正如在特定场合中执行「仪式」般的行为。
陈依纯Chen I-Chun-林水源传奇第四集Shui Yuan Lin Legen-4th Episode_动态影像Animation_5min_2015。(当代馆提供)
解剖科技框架下的仪式
二位青年艺术家导览时强调我们太习惯生活中僵化的规范,不自觉活在无形的框架中,而展览中主要期待透过加密影像、处理过的录像影片、和还原编码、解码过程的影像装置去解剖他们所看见的科技,如何从身到心彻底规范了当代人的生活概念和行为模式。
【无尽的仪式-陈依纯与罗禾淋双个展】展品。(林宜静 摄)
艺术家挑战各国不同体制
艺术家企图挑战不同国家对于网路和法规的限制,像是罗禾淋的作品〈口袋中的抗争〉即将「太阳花学运」原始纪录片用公式变更播放规则后,加密上传大陆「优酷网」,如此手法除了避开大陆重重的网路保护机制,企图以无孔不入的方式成功衝撞看似严密的巨型网络。然罗禾淋也提到,当影像通过审查机制时,其实也丧失所谓的100%真实,影片上方自动「烙上」的标记是否也无形中侵害了所谓的「着作权」。
罗禾淋Luo He-Lin_口袋中的抗争Resist in the Pocket_文件、影像装置Document, Video Installation_2016。(当代馆提供)
类似概念的作品同样来自2016年陈依纯与罗禾淋的共同创作〈隐形的方向〉,艺术家在新加坡这个禁止民眾于街区涂鸦的国家,以隐形墨水在新加坡的街道画上箭头,必须透过UV紫外线手电筒,才看得见其刻意留下的符号与指示,透过创作,被规定框住的自由意识得以挣脱。
陈依纯、罗禾淋Chen I-Chun and Luo He-Lin_隐形的方向Invisible Direction_录像、动力装置、行为文件。(当代馆提供)陈依纯导览作品《未来即时客工》。(当代馆提供)
另陈依纯也以自身拍摄的纪录片为提,谈到全球化背后的不平等,东南亚国家的高知识份子来到台湾,仅只能从事低阶劳动工作,其所评判标准除了劳动者学歷、经验外,是否国家与经济社会中也有所操弄?
艺术家罗禾淋说明《数位佛陀》创作理念。(林宜静 摄)
这个展览以双个展为名,除独立呈现各自作品外,也带来二人联手打造的数位影像空间。本展希望引导观眾察觉,虽然当代人的生活概念和行为模式已沦为习惯,然而自身可以找到另一种突破的可能去回应。
此外,展览的最后一天(10月23日),艺术家将在当代馆与国立臺北艺术大学新媒体艺术学系袁广鸣副教授有一场精彩的座谈分享,想了解更多展览迷人之处,敬请把握机会!
【无尽的仪式-陈依纯与罗禾淋双个展】主视觉。(当代馆提供)
【无尽的仪式-陈依纯与罗禾淋个展】
时间: 9/10(六)—10/23(日)
地点:台北当代艺术馆实验秀场MOCA Studio
(中时电子报)
「台北当代艺术馆」官网 台北当代艺术馆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