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办首场公听会 政院版农业基本法年底前提出

15.06.2016  15:47
农委会副主委陈吉仲表示,政院版农基法将在年底前提出。(洪安怡摄)

立院15日举行「农业基本法」第一场公听会,有学者批评法条目标不明确,宣示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也有立委关注农地问题,重申农地农用的重要性。农委会副主委陈吉仲指出,政院版农基法已在研拟,预计年底前提出。

台大生物资源暨农学院院长徐源泰认为,「农业基本法」看起来宣示意味浓厚,实际执行上恐有困难。台大农经系副教授孙立群批判,法令目标不明确,法条结构组织松散,「农发基金看起来什么都能做,最后花到不是想要的地方」,遇到重要问题就用预算带过,相当不负责任。

农地农用也是关注焦点,台中市大肚区农会总干事赵信宾提及,法规对农舍规定其实相当清楚,但执行不力,许多人领了使照,将保留耕地做花园、做绿美化休閒设施,一二十年来皆如此,又或者农地盖了太多工厂,关乎许多家庭生计,要用法令强制拆除也会引发抗争。

「农地是农民的根啊」,花莲县玉里镇农业课高明帕桑呼吁,购地成本增加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官方不断提及农业经营贷款与农信保,但农民并非借不到钱,而是没有偿还能力。

全国渔会主任萧尧仁则替渔民发声,渔业从业人员30多万人,渔会会员40多万人,就算扣除远洋渔业,还是创造出10分之1的总產值,但却长期被忽视,「种稻称稻农,种水果称果农,但没有渔农,字眼没定义」,担忧渔民因法令不明而遭受损失,且目前农地推对地补贴,未来养殖渔业是否能接轨,也能享有对地补贴,是政府的一大挑战。

立委蔡培慧指出,农业已经不是高龄化,而是断层化,过去30年没有新进青年农民,缺工成为一大隐忧。农委会副主委陈吉仲表示,针对农业缺工问题,农委会已研拟对策,包含强化小农自化机械设备、代耕制度、增加仲介平台、推动农业替代役等,预计本月底前提出详细计画,另外,政院版「农业基本法」也已着手进行,预计年底前提出。

(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