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全代会提案「活用文言文」 将中国学者正确歷史着作列入教材

23.09.2017  18:44

文言文课纲审议引发不少争议,民进党明天全代会,党代表提案也包括「活用文言文比例」。提案党代表李启维表示, 既然无法完全摆脱文言文,为何不另种方向思考,将早期中国学者着作有关台湾的正确歷史书籍列入教材,既不「去中国化」又可瞭解台湾歷史,这样比较有意义。

他说,若减少文言文就是减少中国作者就是在搞「去中国化」,那么,既然文言文无法在教材中更改比例,何不从「中国」作家有关台湾的作品或记事去挑选,并作为现在的文言文教材。

他举例,黄叔璥臺海使槎录番俗杂记,「野番巢居穴处,血饮毛茹,种类实繁。其升高陟巅、越箐度莽之捷,可以追惊猿、逐骇兽」。而「平地近番,不识不知,无求无欲,日游于葛天、无怀之世,有击壤、 鼓腹之遗风」。

他说,又如沈起元「条陈臺湾事宜状」:「化流民为土着,化熟番为汉人、化生番为熟番」;1847年(道 光27年)满清北路理番同知史密:「全台无地非番,一府数县皆自生番献纳而来。由诸罗而彰化,由彰化而淡防,纳土开疆」。蓝鼎元「论治台湾事宜书」(1724):「若云番地,则全台皆疆番」。

他表示,像这种教材,台银出版的臺湾文献丛刊约有3百种,从当年中国学者所述的正确台湾歷史,既不「去中国化」又可瞭解台湾歷史,其实可考虑。

(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