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首提「工匠精神」 成两会焦点

07.03.2016  18:15
师傅以熟练经验修车,展现朴实的工匠精神。(图/新华社)

2016年的大陆「两会」热闹展开,在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后,代表们开始就各项议题进行提案、讨论。其中,「工匠精神」新提法备受热议,除该词汇充满传统色彩外,还富含开创性意象。

BBC:「两会」透露大陆的经济信号

据大陆澎湃新闻报导,李克强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工匠精神」一词,全文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若仔细思考,此说法有将「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结合的意味,引发代表热烈讨论。

食品业代表委员葛俊杰表示,许多中国老字号食品凝结民族情感与回忆,但消失的不在少数,反观日本的巧克力能成为旅游特產。科技业代表委员雷军也直说,中国制造的饭锅不如日本、德国,原因就在于缺乏工匠精神。

代表们的反应雷同,反映中国大陆制造业庞大,但整体素质不高,也有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现象。现在大陆政府注意到此问题,将制造业之发展定位升高到「精神」层面,可说是「中国创造」一词的再延伸。

实际地说,创造中国品牌同时,需要两个层面并重。一个是驱策发明的「创造精神」,另一个是脚踏实地的「工匠精神」。但精神传统行并非一蹴可及,大陆尚需要投入时间一步步累积。

(中时电子报)

大陆今年增军费7-8% 增幅趋缓

大陆「两会」聚焦经济成长趋缓 「台湾代表团」十三人参加大陆「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