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隧通车10年 民宿商机看得到吃不到
雪隧通车10年系列报导之1国道5号雪山隧道通车至今届满10年,到宜兰县观光的游客除变多之外,民宿家数也如雨后春笋般剧增,但受一日游效应影响,商机并未雨露均沾,未来经营转型势必成趋势。
根据宜兰县政府统计,民国94年也就是雪隧通车前1年,县内各主要观光游憩区共涌入约279万人次,到了民国104年已经达到约693万人次;民国103年甚至一度达到约786万人次,增加400至500万人次。
在旅馆与民宿方面,根据交通部观光局网站统计,这10年来,宜兰一般旅馆家数都维持在200家左右,但是民宿总家数却是从民国94年的199家(含未合法民宿),暴增到今年4月的1243家,增加约6倍。
宜兰观光客变多了,在地餐饮业者假日生意大排长龙,但许多民宿业者的生意却不如预期。
「商机看得到,吃不到」民宿吴姓业者说,原本看好雪山隧道带来的观光效益,但没想到交通太方便了,游客一天就回去了。
来宜兰主要都是一日游的观光客,在吃不到商机下,民宿数量为何一窝蜂成长?宜兰乡村民宿发展协会理事长林佳民分析,近年来许多外地人来宜兰买农地、建农舍置產投资,在还没到以后要当养老处所之前,就暂时先改为民宿经营,导致家数大幅增长。
他表示,现在雪隧假日塞车潮大家都怕了,加上南部也兴起民宿风、宜兰多数业者没有行销新话题,这几年生意不如以往。
「雪隧尚未通车之前,预订电话接不完」民宿业者张艳群说,10多年前靠童玩节加持效应,当时宜兰民宿家数虽不多,但生意不错,光是电话接都接不完,但现在生意却大不如前;为在市场区隔、经营自己特色,现在都要多投资营运成本,请瑜珈老师带领房客在农田旁伸展筋骨,或是以在地食材开烹饪课程,与住客一起分享料理过程。
把民宿当成一辈子志业的她,每当童玩节就会去园区拍摄国外团队跳舞、国际文化交流这类题材,之后上网介绍。张艳群认为,民宿不是只把钥匙交给房客后就没事离开,还要用自己观点,让游客深度了解宜兰,让外界了解「童玩节不是只有玩水」。
迎接雪隧通车迈入第二个10年的时代,民宿市场势必要从过去只提供休息场所,转变提供深度体验与休閒,并透过相关单位的评鑑制度,让消费者有所选择。1050611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