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柱出线后台湾选战三大关注点
6月14日,洪秀柱以高民调支持度通过了“防砖门槛”,获得了国民党中央提名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资格。2016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很有可能出现难得一见的两个女候选人的对决。洪秀柱的出线给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注入了新变数。未来,台湾政局走向有三大关注点。
首先,台湾迎来新的政治博弈。选举,是个充满博弈的政治过程。蓝绿候选人都是在党内强大的政治博弈中水落石出的。洪秀柱出线后,还面临国民党中央的核准和“二合一”的整体战略整合。民进党也明确定位了选战对手。换言之,洪秀柱的出线使得2016年“二合一”选举进入新的阶段,新的选举博弈期已经到来。
洪秀柱挺身而出,本为抛砖引玉,催生国民党“A咖”候选人。但是由于当前台湾特殊的政治环境、国民党内复杂的政治生态和政治文化,国民党内的“A咖”们千呼万唤不出来,洪秀柱无心插柳柳成荫。洪秀柱在“九合一”选举后,国民党士气低迷的情况下冲破“防砖门槛”,形成了党内“另类公约数”,但是,她获得党内提名还需国民党履行相关手续,党内大佬及派系是否继续内耗尚不可知。洪秀柱未来能否在“九二共识”和岛内分化的民意之间找到平衡点并展开政治论述、获得选民认同也值得进一步观察。洪秀柱的竞选纲领、竞选团队、副手搭配等问题也是未来选战的观察要点。
需要注意的是,洪秀柱高支持度背后的“晴天蜗牛志工团”。这个志工团分属各行各业,有蓝营“立委助理”、国民党中央委员、媒体工作者、普通上班族等。他们遵循着柯文哲胜选台北市长的志工模式,通过网络与不定期聚会的方式运作。这些志工不欣赏蓝营“A咖”天王的作风,也不喜欢蔡英文吞吞吐吐的风格,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塑造洪秀柱的形象、人气和品牌,未来他们与国民党传统“组织战”辅选文化的融合、与民进党文宣战略的博弈都颇为值得关注。
其次,两岸政策将成为未来的关注焦点。本来,蔡英文不想打两岸牌,因为民进党在两岸问题上实在无牌可打。今年民进党候选人在两岸论述上出现了有趣的现象,即蔡英文用国民党惯用的“维持现状”、“宪政体制”来描述自己的主张。蔡英文访美后,本以为模糊的两岸政策可以糊弄过关,主打经济牌和治理牌完全可以置国民党于死地,但是洪秀柱提出的更加清晰的两岸政策迫使她不得不回应,不得不把自己的主张讲清楚。
但是,为了获取更多阶层的选民支持,蔡英文又不太可能说清楚她的两岸主张,更不可能对“九二共识”明确表态。当蔡英文竞选团队无法在理论上应对洪秀柱的挑战时,“抹红”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而“抹红”的惯用伎俩就是“投降”、“卖台”和“中共同路人”,操作的手法很可能变成“台独”意识与“大中国”意识的对决,这有可能将2016年选举的战火引向两岸议题。
在台湾越来越展现出强烈自生长性、强烈排他性的致密共同体的特征时,洪秀柱能否唤醒“沉默的大多数”,洪、蔡对决是否真的成为意识形态的大对决无疑是本次选举中颇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最后,台湾政治格局或将改变。绿营的判断是,洪秀柱实力不强,由她代表国民党参战,比较好打。洪秀柱作为国民党候选人,很可能发挥不了“母鸡带小鸡”的作用。因此,有些深绿社团竟然在洪秀柱做“防砖”民调时提出“支持洪秀柱,票投蔡英文”的口号。他们希望洪秀柱出线,然后妄图毕其功于一役,在台湾地区领导人和台湾民意代表选举中彻底击溃国民党,并使国民党内部分裂,或者使国民党转变为一个中小型台湾本土政党,完成台湾作为政治致密共同体的最终政治整合。
民进党这么想,国民党内对洪秀柱的杂音也不少。党内大佬及派系恐不乏腹诽者,地方民意代表候选人狐疑洪秀柱选举能力者恐怕也大有人在。党内各种实力对洪秀柱旗帜鲜明的“正蓝”主张和两岸定位都提出疑问。目前为止,国民党的整合非常值得进一步观察。
台湾作为浅碟型的政治体,民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制造政治明星、摧毁政治明星已经成为台湾政坛的常态。未来这场“两个女人的选战”如何动员、如何展开,乃至会有怎样的结果,以及会如何影响台湾政治格局及两岸关系,都会成为未来几个月人们关注的焦点。
□朱松岭(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