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尾巴不见了」当心帕金森氏症上身
据统计,国内逾65岁以上长者,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帕金森氏症,全台约3万名患者,好发年纪在60~70岁间。患者发病后行动能力会逐渐退化,容易与老人失智、脑中风混淆。为让患者即早确诊,接受治疗来减缓症状恶化,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引进新型超高梯度核磁造影,透过观察脑部核磁造影的特殊影像是否有「燕子的尾巴」,来确认患者是否罹病。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袁瑞昱表示,帕金森氏症为一种慢性的中枢神经细胞退化疾病,症状包括肢体僵硬、身体出现抖动、走路不稳易跌倒、行动变得缓慢等。袁瑞昱说,该病发生原因至今不明,但疾病產生是因为脑部基底核及黑质的细胞退化,且无法维持分泌足够的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简单来说,「就是脑内分泌多巴胺的神经元细胞减少所致。」
多巴胺属于神经传导物质,人体制造多巴胺的神经元细胞约有45万个,平均每10年减少10%,当减少超过70~80%时,就会出现巴金森氏症的症状。北医副院长暨影像医学部部长陈震宇说,脑部分泌多巴胺的细胞主要在中脑黑质的致密部,其中含有一条状结构叫黑素体第一区(nigrosome1),「总共有五区,但第一区最大,最容易观察。」
陈震宇进一步解释,黑素体是分泌多巴胺细胞的群聚地,正常人的黑素体第一区,在超高梯度核磁造影的特殊影像会呈现类似燕子尾巴形状的讯号表现图像,故又称「燕子尾特徵」。陈震宇说,当神经元细胞逐渐消失,该区域会被铁取代,燕子尾巴的图像也就会消失。
袁瑞昱表示,帕金森氏症有分原发性和次发性,次发性约占2~3成,包括水脑症、脑中风、脑瘤等;而前者约占7~8成,又分典型和非典型,袁瑞昱解释,典型就是分泌多巴胺的神经元细胞减少,在原发性中占7~8成,非典型则是多巴胺遭阻断对受体的作用,「典型的原发性帕金森氏症患者,燕子尾巴才会消失。」
71岁陈女士,3年前出现左手无力、举不起来,渐渐开始不自主抖动,原以为是五十肩或关节问题,就医却找不出病因,最后至北医附医检查,确诊为帕金森氏症,症状在接受治疗后已改善,日前再以超高梯度核磁造影判断,发现她脑部「燕子尾特徵」确实已不见。
(中时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