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牛排太腻 日本和牛怎么做最好吃?

05.10.2017  09:28
以日式「蒸笼蒸」方式料理薄切日本和牛,可以尝出和牛天生丽质的口感与风味。(图/姚舜) 〈宫崎牛蔬菜蒸笼蒸〉是将和牛肉片舖在18种蔬菜上,将蒸笼放在火锅上蒸熟,风味与口感也很迷人。(图/姚舜) 在〈三燔本家〉享受〈和牛寿喜烧〉,服务人员会先用和牛脂肪(图中方块)丰富油脂涂在锅底,然后再将洋葱、番茄等食材炒香后,再淋酱汁开始烧肉。(图/姚舜) 和牛臀部肉的油脂亦很丰富,除柔嫩外并富口感与香气,非常适合寿喜烧。(图/姚舜) 〈清炖三味和牛牛肉麵〉是以「过桥」方式,以热汤将和牛肉片烫熟,汤汁咸香中有微微甘甜。(图/姚舜) 晶华俱乐部〈兰亭〉餐厅与〈晶华轩〉粤菜餐厅,都有用和牛后腿肉烹制的〈酱爆宫崎牛仔粒〉,因肉的油脂多,故味道很香。(图/姚舜) 台北晶华酒店1楼〈azie〉餐厅的〈迷你宫崎牛汉堡〉,是用和牛后腿肉与臀部肉的绞肉制作,汉堡排的口感柔嫩。(图/姚舜) 晶华「抢头香」引进的A5级宫崎和牛的肋眼部位,油脂分布均匀细致,宛如雪花。(图/姚舜)

政府解禁,日本和牛睽违市场14年后再度进口到台湾,无论吃货或食饕不必再出国就可以尝到「传说中入口即化的日本和牛」了,许多牛排发烧友更等着尝试日本和牛烤制的牛排,并比较和牛牛排与用美牛或澳洲和牛烤制的牛排有何差异。

不过,这一波「抢头香」的餐饮业者,许多高檔牛排餐厅或牛排馆都缺席了,原因是,不少资深牛排老饕并不喜欢和牛牛排,一些国际美食评论家亦都持相同看法。原因是,和牛的油脂实在太多啦,就像吃黑鲔鱼大腹肉(O-Toro)一样,吃多了会腻,而用和牛烤制牛排,更糟蹋了和牛的天生丽质。

美味牛排有3大指标:柔嫩度、含汁度与风味,风味可以藉乾式或湿式熟成,藉由肉质肉的蛋白质发酵后使之更集中。而柔嫩度与含汁度则与牛只品种、饲养方式(肥育时的饲料与天数)与煎烤方式达到一定效果。

肉汁,是甜度来源,脂肪则產生香气。日本和牛脂肪丰富且分布均均,宛如雪花、又似霜降,确实柔嫩也富香气,同时也吃得出甜味。但也因为和牛的脂脂真的多,多到被形容为「好像鹅肝」,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不少牛排老饕认为:日本和牛完全不适合烹制牛排。更多食评家更指出,高檔顶级和牛不适合厚切后烹调,要吃出和牛极致风味,最好是薄切,然后再烹调料理。

日本和牛品类眾多,单是「品牌和牛」就多达200种,其中最为食家饕客津津乐道的则是:神户牛、松阪牛和近江牛。而宫崎牛则在日本每5年举办一次、有「牛界奥林匹克」的「和牛能力共进会」中连绩3届制霸,近年声名大臊受到注目,故有「冠军和牛」之称。

为了客观评鑑品质,日本建立了一套独立分级制度基准。此分级制度中同时囊括了「精肉率(A、B、C)」与「肉质等级(1~5)」。精肉率(单位为%)代表着可食用比例多寡,A为可食用比例高,占72以上,B为可食用比例标准,占69以上未满72,C为69以下,属可食用比例偏低。而肉质等级细分四个评断项目,分别为霜降油花等级、肉质组成、肉色、脂肪顏色与质量,每个项目皆分为1~5级,以四项中最低数字决定最后得数。因此,唯有每个项目皆评为最高等级,才能获得5级分的殊荣。

A5级和牛是最高级和牛,这个等级和牛的肉质油化分布细致故烹调后入口柔嫩,不少人称「入口即化」,这样形容其实将顶级和牛神化了,我认为以「入口欲化」形容较妥切,因为它还是得要咀嚼才能下咽。又不是「只溶你口」的巧克力,是不是。

顶级和牛的口感像极了黑鲔鱼腹,因为油脂多,所以别想吃多,吃多了会腻,甚至有点噁心。资深和牛老饕认为,寿喜烧、涮涮锅、烧肉与铁板烧才是品味和牛的最佳料理方式。

台湾肉品进口商引进的第一批和牛多是宫崎牛,部位包括肋眼、沙朗、肩部、前胸、臀部与后腿等部位,级数则A4与A5都有,抢得头香最早开卖的是台北晶华酒店。为了让客人抢鲜,晶华酒店馆内各餐厅分别用了和牛不同部位,採不同料理方式推出和牛飨宴,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有在〈三燔本家〉推出的〈和牛寿喜烧〉、〈和牛蒸笼蒸〉,以及在〈azie〉可尝到的〈清炖三味牛肉麵〉与〈迷你宫崎牛汉堡〉,还有在〈晶华轩〉与晶华国际联谊会皆有的〈酱爆宫崎牛仔粒〉。

除了〈三燔本家〉的寿喜烧用到了沙朗部位烹制,晶华和牛飨宴中各厅推出的菜式,并没有用到多数国人耳熟能详的肋眼、菲力或牛小排,而是採用宫崎牛的后腿肉与臀肉入菜表现,这些菜肴的风味与口感确实体现和牛生而优越的特质,最重要的是,吃了不腻。所以,别再只是用吃牛排建立的「高檔部位认知」看待和牛,切记。

(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