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湾事件 美古关系急冻

21.03.2016  11:35

美古关系破冰专题之二(中央社记者郑崇生华盛顿20日专电)3天战役,美国军机遭击落、弹药运输船被击沉、千名佣兵被俘、另有约百人死亡,1961年4月17日发生的猪湾事件,是美苏冷战对峙篇章其中一页,是近代美古关系冰封的起点。

猪湾事件不只后来引发美苏冷战对峙高峰的古巴飞弹危机,对美、古两国的影响也延续至今。

在美国,前总统甘迺迪遭暗杀身亡的各种阴谋论至今难厘清,甚至有传闻就是因猪湾事件,甘迺迪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关系恶化,以致惨遭自己人下毒手,但相关调查密件与檔案要不是下落不明,就是解密日遥遥无期,这些小说情节般的联想未获证实,却抵挡不了当代学者探索真相的努力与兴致。

在古巴,当年揭竿起义的斐代尔.卡斯楚(Fidel Castro)因猪湾事件更确立领导法统,也因此决定摆脱美国阴影向左走、古巴转向苏联、走上社会主义路线,后来的飞弹危机与经济制裁,对古巴的发展影响至今,而卡斯楚个人更多次成为中情局想除掉的对象。

为什么发生猪湾事件?一句话总结,都是为保护自身利益。

就美国观点而言,1898年美西战争,美国将西班牙赶出中美洲后,美国独大且对墨西哥湾与加勒比海间这一海上锁钥始终目不转睛;而刚摆脱西班牙殖民的古巴,在民主化初始的道路上、美国总尽力协助,古巴第一任总统巴玛(Tomas Palma)为对抗反对派、甚至让美国海军进驻成立临时政府、「帮忙」治国3年,至1909年美军才撤离。

对美国来说,古巴曾是肥沃的后花园,在1959年卡斯楚推翻美国支持的旧古巴政府前,美国的国家利益在这片岛屿上曾结实累累且深受保护。

但从古巴的观点来看,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走了,强势崛起的邻居美国却来了,小国岛民期盼的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却碍于政治现实始终得看人脸色,更重要在于自己当家作主的民主美梦,却是统治者将岛上美好尽送往墨西哥湾对岸的美国。

1959年,美国支持的总统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因贪腐问题面临激进革命派挑战而逃亡海外,以切.格瓦拉及卡斯楚为首的革命运动一举成功,掌权后启动改革或影响美国原有利益,再加上前朝流亡至迈阿密的人马结合各种势力游说,中情局1960年起在瓜地马拉招募训练逃出的古巴人,而他们也就是后来在猪湾事件中丧命或遭俘的成员。

当年卡斯楚部队能打仗且刚打胜仗的士气,对上当时才就任总统90天,缺乏经验且多所顾忌考虑的甘迺迪,造成猪湾事件上美国从军事、情报与政治一连串的错误判断,在哈瓦那东南方的港湾留下不堪回首的失败,而后卡斯楚倒向前苏联,并引发1962年的古巴飞弹危机,两国逾半个世纪冰封。

如果时间可以是任何问题的特效药,那双方决定放下过去是非恩怨,才造就美国总统欧巴马的古巴歷史之行,古巴也得以面向世界;若歷史能给后人启示,要避免猪湾事件在世界任何一处重演,不论国家大小,都各有功课修习。1050321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