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夏普一流技术 兵败求售看这里
拥有104年歷史的日本电机大厂(Sharp)曾推出液晶电视、水波炉等热卖商品,但对于液晶事业的过大投资导致经营失败,因此可说是成也液晶、败也液晶。
夏普的社名取自创办人早川德次所发明的新款自动铅笔(Sharp pencil),这第一枝自动铅笔让Sharp成了全球自动铅笔的代名词。后来早川的公司由金属加工业转型为综合家电大厂,在日本经济高度成长期,一阵阵家电热潮当中,夏普扮演要角。
Sharp以想像力与创造力研发新產品,由家电转入电子与资讯產品,夏普至少创造了20项全球第一或日本首创的產品。
不过在二次大战后,夏普于1950年陷入经营困境,即使如此,早川也坚持不裁员,备受员工感念,后来是靠员工主动办退休,让公司得以再获银行融资,度过难关,自此夏普再苦也不裁员,成了夏普企业不成文的规定。
夏普于1973年以独家技术首度推出全球第一台液晶电子计算机,1998年第4任社长町田胜彦曾说:「要让所有的电视机都变成液晶的」,于是大手笔投资液晶事业。
从2000年以后的9年间,夏普陆续建6座工厂启动液晶面板的生產,总计投入1兆3000亿日圆(约新台币3600亿元)。位于三重县龟山市的龟山工厂所生產的液晶电视,还被称为「世界的龟山模式」,一度引领风骚。
夏普的液晶部门的营业额在2007年(截至2008年3月的财年)为1兆2000亿日圆,占整体营业额的3成多,营业利益约达879亿日圆。夏普员工认为,液晶是能打赢Panasonic的最大武器。
6座厂大量生產液晶面板,也用于自家生產的电视机、手机等,进行所谓「垂直统合」的事业模式,营业收益颇有斩获。在极盛时期,若赶不及船运,就利用包机运送45吋大型电视机到北美市场,儘管运费贵,但仍有赚头。
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夏普营运遭遇逆风,薄型电视机的需求锐减,加上台湾、南韩、中国大陆的液晶面板业崛起,导致面板价格暴跌,夏普在价格竞争上失利,业绩不振,财务体质恶化。
夏普位于奈良县天理市的液晶开发及生產重镇「天理厂」,将在今年8月底结束液晶的生產,天理厂成了首度停產的工厂。天理厂液晶事业员工在2005年时将近有3000人,但目前已减至半数。
没人住的员工宿舍、没有孩童游玩的公园杂草横生,工厂附近的居民对媒体说,工厂一带彷佛鬼城。
近几任夏普社长均认为夏普的核心產品是液晶,除町田胜彦外,2007年继任的夏普社长片山干雄,也认为(土界)厂的生產技术无人能及,于2012年接替社长职位的社长奥田隆司说:「液晶是夏普的生命线」,现任社长高桥兴三更直言,「夏普若没液晶,就无法重建」。
但有了独步全球的技术,百年夏普为什么会走到今天靠纾困才能维繫营运的命运?
曾在夏普参与液晶技术开发的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教授中田行彦接受日媒採访时分析,液晶面板的成功,让夏普有一种「只要创出好產品就能畅销」的技术信仰,却未充分研究全球市场。
日本「读卖新闻」2月29日报导,日本面板大厂「日本显示器公司(JDI)高层曾表示「夏普的液晶处于复杂性骨折的状态,经营者判断错误,现阶段很难站起来」。
夏普的大宗客户被JDI抢走,加上中国大陆经济成长放缓,夏普的经营雪上加霜。夏普社长高桥去年9月曾在主管会议上说:「看到了天堂与地狱,如果没液晶就好了。」液晶事业出现大亏损,去年10月高桥宣布公司业绩下修。
高桥曾思考过,让夏普的液晶事业分社,与「產业革新机构(INCJ)」控股的JDI合併,因此一度传出,高桥倾向选INCJ纾困,夏普内部也支持。但是2月25日上午的临时董事会做出的决议是选择鸿海的纾困案,理由是鸿海的纾困金额较高。
拥有绝佳的技术信仰,百年夏普却兵败求售,原因就是「成也液晶,败也液晶」。1050330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