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卡位战 台湾为何慢了半拍?

28.01.2016  10:38

  近日,微信支付与华南银行达成合作,正式进入台湾市场,首波就有1万个据点加入,包含连锁超商、大型百货公司、计程车与观光地区的中小型商家等等。这是继支付宝后,入岛的第二家大陆第三方支付平台。移动支付时代的来临,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支付生态体系,移动业者、零售商、银行、第三方支付业者等都想抢食这块蛋糕,但是以一向颇以科技业为豪的台湾,却在支援移动支付服务方面慢了许多。

  据媒体报道,大陆游客习惯使用手机支付消费,“跨境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消费模式开通后,一年约含600亿元新台币的商机。事实上,移动支付在台湾已热议多年,但岛内直至2015年5月才开始正式实施《电子支付机构管理条例》,同年第三方支付业者如欧付宝、乐点、智付宝等陆续提出业务申请,相继拿到电子支付许可执照。

  不过,岛内有业者反应,虽然目前法令已经开放,但要真正实现移动支付还存在两大障碍,令他们望而却步。一是买卖双方必须是同一家电子支付机构的会员;二是储值需用现金,无法刷卡或从银行转到虚拟账号。

  “这太不合理了!假设我要在某家网络平台购物,除了是平台会员,还要成为智付宝、欧付宝或乐点会员才能刷卡,这是不是太麻烦了”有相关电子支付业者指出。

  另外,业者也抨击,“金管会”高喊要减少民众使用现金比例,却不准从银行帐户把钱转入电子虚拟账号储值。相较大陆的支付宝可通过各家银行网络系统直接把钱转入,台湾的电子支付账号储值必须经由ATM转账、或是到便利商店缴费,无法一气呵成在网络上完成。也正因这些障碍的存在,造成已经拿到营业许可的欧付宝、乐点、智付宝3家公司,却至今还未开业。

  相对于岛内业者对采用本土移动支付的兴致缺缺,陆客带来的跨境支付商机倒是满满。去年底的“双十二”,支付宝在台湾正式开通“手机扫码支付”。陆客从步入桃园国际机场买电信预付卡、搭计程车、在宁夏夜市品尝小吃、买伴手礼,都不必掏现金,打开“支付宝钱包”App 就能付款。据台湾之星统计,上线才一天,支付宝交易就占总交易量的6%,并带动业绩成长一成。

  台湾市场还被众多国际第三方支付包围着,比如美国ebay的PayPal,苹果公司的Apple Pay,韩国互联网集团NHN的Line Pay,这些都会进一步挤压台湾自己的第三方支付空间。

  此外,岛内消费者态度消极,也降低商家投资新兴支付设备的意愿,让台湾移动支付始终停在雷声大、雨点小的阶段。根据台湾资策会去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台有超过六成的智能手机用户听过移动支付,但实际在使用的消费者仅占整体的4.8%。主要原因在于,现行交易工具选择太多,民众大多沿袭固有的交易习惯。例如在便利店7-11,可使用现金、一卡通、悠游卡、icash、信用卡等方式结账,连7-11此前与PChome旗下的拍付国际合作发行的 Pi 移动钱包也乏人问津。

  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员胡石青分析说,两岸电子支付之所以形成如此大的差距,与岛内社会的保守自闭心态有直接关系。在现在的岛内社会氛围下,台湾有关部门从规划法条时就以防弊为优先,无视现代服务业超越创新的客观要求。

  岛内有舆论认为,2016年可能会是台湾“电子支付”元年,台湾能否在电子商务领域向前迈出一大步,关键还得看能否克服保守自闭的心态。(俞菁 综合整理)

台“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抗议高喊“无耻”
   台湾“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场外烧冥纸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苗栗云林得票数居前二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是哪里?垦丁新竹榜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