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八旬老人的廿载编书路 位卑未敢忘忧“统”

10.07.2015  16:13

  83岁的果继山这几天亦喜亦愁。喜的是自己历时16年编著的20册《走向祖国统一的足迹——关于“一国两制”要闻纪事(续编二)》,终于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愁的是又得四处推销新书,筹资支付不菲的印刷、发行费。

  生于1932年的果继山,是农民家庭出身的穷孩子,当过小学教师、机关干部,1985年调到唐山师专学报编辑部任编辑直至退休。终其职场生涯,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但就是这么一位平头百姓,在退休后却“操起了中央的心”,开始长达20多年的编著学术工具书、为国家统一进程留下历史见证的艰辛道路。

  谈及编书缘起,果继山回忆说:“我在为唐山师专政教系兼课准备试讲稿时,看到笫42期《瞭望》周刊发表的题为《一个意义重大的构想——邓小平同志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文章。对于多年高喊‘一定要解放台湾’口号的我来说,当时如获至宝,觉得我们可找到解决台湾问题的好办法啦!”

  受文章启发,果继山写成《略谈“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途径》讲稿。之后,他密切关注并按年、月、日积累有关“一国两制”方面的新闻报道资料,不定期在学校学报上发表。

  1994年退休时,身体还硬朗的果继山,琢磨着如何度过晚年生活。“当时有许多退休人员都找个地方干点事,发挥余热,也可增加些收入。”他说,“我不愿走这条路,总感觉干了40多年并无所作为,应在有生之年尽量多干点利国利民的实事来弥补一下,报答党和国家对我的培养。

  本着这么一个朴素的想法,果继山“退而不休”,开始编著《走向祖国统一的足迹》,每月从791元退休金中拿出生活开支之外的钱,自费订阅报纸,然后剪辑、整理新华社、《人民日报》播刊的有关两岸关系进展、港澳回归祖国进程的报道。

  在三代同堂、面积只有40多平方米的住家里,他连个写字台都没有,只能在饭桌上看报、剪报。如果小孙子要写作业,便只能在床上工作。看不清小字,老人只好用老花镜加放大镜辨认,常常忙到深夜,有时通宵达旦。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到1996年,果继山汇集整理了160多万字的剪报,开始筹划将这些资料编辑成书。为其热忱所感动,红旗出版社决定为老人出书并减免部分费用。经记者牵线,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沛瑶、雷洁琼分别为该书题写书名、题词。

  时间跨度从“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公开发表的1984年10月15日至1994年6月、总字数43万字的《走向祖国统一的足迹——关于“一国两制”要闻纪事》,终于1996年5月出版发行。虽然3000本书花光了多年积蓄,果继山的坚持初见成果,但只有把书卖出去,才能让更多的人阅读,也才能为继续编书筹措经费。

  于是,出书后的3个月里,果继山骑着自行车穿梭大街小巷,跑遍了唐山市500多个机关、厂矿推销自己的书。尽管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媒体都做了报道,也引发一定反响,尽管他风里来、雨里去,但书的销路并不好,他还经常被人嘲讽“多管闲事”。

  “社会的不理解和冷落讽刺,都不能动摇我的初衷和信念。”果继山说。虽然家里还堆着1000多本没卖出去的书,但他又开始收集剪报。

  1999年,时间跨度从1994年7月至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共150万字的《走向祖国统一的足迹(续编)》出版。为表支持,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为该书作序,国台办也列入1998年度全国对台宣传品项目。

  续编共3册,印刷、出版费用更高。出版后,债台高筑的果继山边跑征订边继续编书,依旧四处碰壁,但他“虽九死而不悔”。

  好不容易还清债务,老人又计划推出《走向祖国统一的足迹》第二次续编。新书时间跨度更大,从1997年7月2日至2012年6月,长达15年,总字数逾800万字,所需费用更大。为赶在“汪辜会谈”20周年之际付梓,心急如焚的他四处“化缘”,在各方关注、支持下,最终延至“胡连会”十周年之际开印。

  “我深深感到编书难、出版难,筹资更是难上加难。”果继山感慨地说,“20多年来,我凭着一个美好的愿望,为编著出版丛书而艰难奔波,可说是吃尽了酸甜苦辣。

  一路走来,也常有人问他“图个啥”,老人总是回答说:“不图名,不图利,只图宣传‘一国两制’,将中国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光辉历程流传后世。

  第二次续编样书出来后,果继山专程来京向记者赠书,并托记者代赠为该书作序的海协会副会长孙亚夫。记者接过书时,老人的脸上洋溢着笑意。

  大型学术工具书多数销路不好,何况作者是一位籍籍无名的退休教师。当记者为他发愁如何偿付出书费用时,果继山淡定地说:“我现在年纪大了,实在无力再骑着自行车东奔西跑了,但您别担心,慢慢筹、慢慢还吧。

  白发苍苍、耄耋之年的他告诉记者,还要继续把丛书续编下去。为此,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和脑力。

  “如果健康条件允许,有幸能赶上台湾问题解决、祖国实现完全统一的话,我将在各级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土的关注支持下,为丛书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那必定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否则,对我来说,必将是最大的遗憾!但也无妨,自有后来人。”果继山说。(记者陈斌华)

台“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抗议高喊“无耻”
   台湾“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场外烧冥纸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苗栗云林得票数居前二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是哪里?垦丁新竹榜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