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蔡习会机率 黄介正:可能性很低

22.02.2017  22:37
淡大战研所的黄介正博士认为,政府可以把握在十九大之前两岸对话窗口,只要释出善意,大陆应该能够接受。(图/中时电子报 陈信翰摄)

美国总统川普在当选后,很快就造成了美中台三边关系波澜,包括川英通话、川普拿一中政策做筹码等,不过到了川习通话后,川普同意「信守我们的一个中国政策」,一切又暂告平息。未来的美中台局势该如何分析? 中时媒体集团的戎抚天总主笔专门访问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黄介正博士。

黄介正教授在接受戎总主笔访问时认为,川英通话对台湾仍是利多于弊,台湾因此事浮上了国际主流媒体的讨论,让国际认识了台湾的女性总统,都算是正面宣扬台湾形象。至于随后发生的川习通话,倒是并不算意外,毕竟两大国总是必须对话,重点是为何是这个时机?是谁在穿梭其间?较合理的判断是,他的外交政策幕僚,以及在他眾多的商界朋友的居间穿梭,他的朋友绝大多数都在中国大陆有着大量投资与相关利益,他们可能对川普劝说,不管是善意提醒或是强势的警告,都希望他不要为了一中政策上与大陆造成僵局,使得川普接了这通电话,同意维持以往美国政府的一中政策。

至于习近平会不会为了一中政策争议,就升高对美国的对抗态度?黄介正教授不认为会到如此地步,习近平有他的政治布局,他要面临的考验是在今年下半年会举行的中共十九大,他绝不希望在十九大召开前,在对美关系上发生了难以抚平的衝突与对抗,要是不摆平此事,在人大常委会上被质疑领导能力,对习近平的政治地位是有不良影响的。

黄介正教授认为,习近平当然希望在十九大之前,一切平安无事,包括两岸关系。因此十九大是个发展两岸关系的重要关卡,台湾可以评量在十九大之前可以为两岸关系做些什么,或者不要做些什么。

假如习近平在十九大上没有遇到波澜,那么他的政治地位应该能够更为巩固,也就会想拚自己的歷史功业,比如「建立中华民族的伟大復兴」,或是解决悬而未决的两岸现况。因此要是在十九大之前,我方可以提出开明的政策声明或是善意,使得在十九大期间,两岸问题不至于尖锐的争议议题,那么习近平也能给予我方相对的善意回馈。

因此这就能解释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周志怀曾经释放的几个重要讯息,周志怀曾说过在不违背「一中原则」内涵下,两岸可在「九二共识」外,另寻新共识,这算是习近平所透露出来,两岸解除僵局的新路。

那么要是两岸有了新共识的谈话基础后,会不会出现「蔡习会」呢? 黄介正教授谈认为「可能性很低」,今年注定是绝无可能,因为在十九大之前的风险太高,而十九大之后又显得不急迫。另外习近平已经与马英九会面过了,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歷史地位,却没有必要为蔡总统也建立歷史地位。更重要的是两岸高层的会晤,需要长时间的幕僚作业与互信,在这方面现任政府明显缺乏足够的大陆事务人才,这是蔡政府必须努力的地方。

此外记者也问道,最近陆委会制播了一部劝导不要诈骗的影片,在两岸高层处于低檔的情况,陆委会还有什么功能? 黄教育认为,只要陆委会愿意推动两岸进展,那么陆委会还有一些功能,比如说,我们还有很多两岸人民往来的限制,特别是对大陆人士来台设了很多限制,陆委会可以在这些与民眾最相关的地方持续改进,使两岸交往便捷化,并且对对陆配提供关怀与协助,提供產业人才良好待遇,这都能提升陆委会的功能。

(中时电子报)

评美中关系 苏起:经济为主、战略为辅

文章来源: 忧陆19大后将转趋强硬 苏起吁两岸重启对话

沈吕巡:台湾应当美国稳定亚太的伙伴 沈吕巡:台湾该扮演美中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