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表错情 台湾那些约定俗成的客气话
台湾《联合报》日前发表一篇专栏作家Emily的文章说,台湾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言语规则,客气、婉转、含蓄,若只听字面意思会感到很迷茫。
越要显示文明的场合,越会用委婉的言语以表达礼貌,例如职场上的寒喧、服务业者的应对、初次见面的应酬……想要从台湾民众口中听到一句直接的“No”几乎不可能。
例如我问对方要不要吃这个,他会微笑着说:“我还好耶”,令我无所适从,心想我问你要不要,为什么答案是“还好”?我曾经白目地追问:“那……不要吗?”答:“嗯,我还好。”我:“……所以你不喜欢吃这个?”答:“嗯嗯,我还好耶。”如此确认过很多次,我才慢慢地接受,原来台湾“还好”等于不好和不要。
还有一句更妙的“没关系”。例如当我给予或提供一些什么,对方会彬彬有礼的说:“喔,没关系!”我又会像个傻子发呆几秒内心OS:“他是指什么没关系?我问了他什么?”本来只期待Yes或No两种答案,结果得到第三个意想不到的答复,只能凭着空气中的谢绝气氛,臆测这是个No,含糊带过不了了之。
虽然渐渐记住这些话背后的意思,但要说出口还是感到很困难,到现在仍然无法自然地应用“还好”和“没关系”取代直接的“不”。我喜欢干脆的说好或不好、是或不是,觉得这样沟通比较清晰有效,却担心话言中缺乏台湾人的柔软,会否让人感到粗鲁无礼?
让我犹豫的还有台湾人常用的尊称。服务业的人为了表达礼貎,除了经常把简单的句子讲到很长,还会非常密集的说“您”,每次听到我也有点不好意思,感觉太隆重和拘谨。有几次我也想向对方表达恭敬,试着重鼻音的说“您”,一出口便觉得肉麻到想找地洞钻。用写的勉强可以(内心还是会冷颤一下),讲会觉得害羞。
台湾人也常尊称别人老师,即使对方并不是教师,各行各业的人也可能被称为老师。在我以往的世界里,“老师”是一种职业,中文习惯叫“XX先生”,英文称呼“Miss/Mrs/Mr.XX”已是尊重,好像没有叫过谁老师。在这里听着别人恭敬地老师前老师后,我也试过想跟,但又吶吶不能出口。
另一个让我犹豫的尊称是“姐”,职场上有些人会主动称呼比较资深的员工“XX姐”,语气恭敬又亲昵。可是工作上我比较喜欢平等的互相尊重,大家叫名字就好了啊,真的需要刻意强调年纪和辈份吗?但当别人都这样叫,只有我坚持直呼其名,又怕被视为傲慢无礼。我就是经常在叫与不叫、跟与不跟之间,尴尴尬尬地跟台湾人互动。
台湾常用的客气对白中,我比较学会的是“辛苦了”。但是想当初刚听到这句,印象有点负面,因为场景是一个工作过量、经常狂加班的工作环境,上司把大堆工作塞给个人然后自己先走,临行前丢下一句“加油喔,辛苦了”,当时我不知道这只是一句顺口的话,过份认真解读,只觉得有点风凉和讽刺。后来从不同的场合和情景,听不同的人说“辛苦了”,渐渐听到里面有时候带着安慰,有时候带着温暖的鼓励,有时候是轻轻但是真诚的感谢和致意,才开始觉得这“辛苦了”三个字,如果诚恳地用真的很好用。
我本来就不擅长解读别人的弦外之音,加上最初对本地文化不熟悉,真想哆啦A梦可以送我一台“人情世故翻译机”,替我精确翻译台湾人客气和婉转背后的真正意思,避免表错情。我曾经很不解为什么大家不能直话直说,这样世界不是简单多了吗?可是后来联想到蚵仔煎的瘀粉红色“瘀血+粉红色”的酱汁,颜色、味度、浓稠感都很暧昧,第一次吃不觉得怎么样,甜甜的怪怪的,但吃过三几次之后,会发觉那味道原来刚刚好而且无法取代,不知不觉便发生了感情,要是蚵仔煎没有那个特调酱汁就大大失色了。我想台湾人讲话的特色,就像地道食品的调味,稍稍偏甜,只此一家,应该好好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