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习马会”展示信心与智慧
两岸同胞期盼的时刻终于来临:2015年11月7日下午3时,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双手紧握。
这一握,跨越了66年的风云坎坷,展示了两岸追求和平发展的信心与解决争议的智慧。
惊喜来得太突然。此前,还有人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存在疑虑,担心两岸关系可能产生变数。就在此时,两岸领导人迈向彼此的一小步,推动两岸关系前进了一大步,给两岸关系拓展了新的空间,描绘了新的前景,给所有对两岸关系持有善良愿望的人们以信心——“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
海峡两岸从家书难寄到领导人握手会面,从情感的视角看,是源于“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从法理的视角看,是因为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从未分裂;从现实的视角看,是因为30多年来,两岸走过了从激烈对抗到开放探亲和“三通”的协商合作之路。这一切都有赖于“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同属一个民族”这一历史事实。
即便如此,两岸尚未统一。在超越一个甲子的岁月里,两岸走上不同发展道路,实行不同社会制度,分歧和争议仍然存在。23年前的1992年,两岸智慧地达成了“九二共识”,一个搁置争议、但确定了两岸关系根本性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共识。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上,两岸又智慧地就经济民生展开了一系列协商,给两岸人民往来便利、合作互惠铺平了道路,成就了“习马会”这一必将定格历史的瞬间,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问题。
“习马会”让“九二共识”这一定海神针的作用再次凸显。有这一政治基础在,“先生”二字就能四两拨千斤,抛却历史的恩怨和现实的纠结,实现海峡两岸新的突破。从两岸领导人会面中传出来的消息显示,无论是两岸货贸协议、设立两岸热线,还是台湾人民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等问题,大陆都积极回应。习近平表示,只要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两岸双方可以通过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欢迎台湾同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也欢迎台湾以适当方式加入亚投行。这些都令我们对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抱有新的期待。
智慧也体现在大格局、大心胸上。习近平在会面中再次传递了这样的信息:台湾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认同其核心意涵,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这为两岸关系的未来预留了很大的空间。当要和平不要冲突、要交流不要隔绝、要协商合作不要零和对抗成为两岸同胞的主流心声,负责任的党派和政治人物,不能无视海峡两岸来之不易的交流合作成果,更不能无视成就这些成果的“九二共识”。
“习马会”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期待和信心,但两岸间的分歧矛盾仍在,两岸关系的威胁仍在。“台独”势力仍在煽动两岸同胞的敌意和对立,阻挠两岸关系的发展,这仍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考验。
以“习马会”为起点,两岸将继续展示信心与智慧。我们坚信,两岸同胞必将越走越近,我们的手都将紧紧握在一起!(作者为本报高级编辑陈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