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偏见风气日盛 台湾不再海纳百川
台湾《中国时报》17日社论说,曾经自豪台湾在某种程度上已做到不排斥外来人、不歧视弱势族群的境地。但近年随着网络文化逐渐侵入主流世界,人们渐渐变得直觉化与民粹化,多元与包容似乎不再是社会共识。
最近一个拥有25万粉丝的脸谱社团,贴出一张疑似学校考卷的照片,考题要求举出“5种对台湾生态造成危害的外来入侵种”,照片中答题者竟然将“大陆客”与“福寿螺”、“非洲大蜗牛”等4种动植物并列,获得许多按赞鼓励。今年5月间新竹尖石乡一中学女生遭性侵杀害,多家媒体不约而同强调凶嫌的原住民背景,甚至标示族群与出生地,社会却习以为常,并未出现检讨声浪,在在显露台湾社会偏见与歧视风气日盛。
甫于日前结束的法国地区议会大选,尽管极右派的“国民阵线”在首轮投票中处于领先地位,第二轮投票中却全军覆没,许多国际媒体都以“意外”形容投票结果,毕竟在IS恐怖攻击与穆斯林难民的双重冲击上,法国本是最有可能右倾的,极右势力也确实营造很大的声浪,但法国的制度与人心终究还是做了冷静的抉择,没让排他的极右势力主导法国的前途。
法国恐攻效应冲击下,美国共和党总统初选参选人川普公然主张,应暂时“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美国,直到搞清楚问题到底有多严重为止。这种极端言论过去都来自极右派团体,如今却出于一位有可能成为政党总统候选人的政客之口。尽管最新民调显示川普支持率冲破4成,创下前所未有的新高点,但川普的言论已遭到各方严厉谴责,白宫也表示他已失去成为总统的资格,显然美国并未因恐攻威胁而失去社会理性。
IS的恐攻威胁提供了极端言论蔓延的温床,许多歧视、甚至排他性的主张,过往在许多成熟民主国家都占不到1成,如今在许多地区已开始挤进主流民意,未来随着威胁程度的提高与时间的递延,极端排他言论不是不可能蔓延开来。这不仅是民主国家的考验,甚至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考验。
台湾虽无穆斯林与恐攻威胁,也无需面对如何与伊斯兰和平共处的课题,但台湾社会同样面临排斥外来人、歧视弱势族群激进化的问题。尤其因政治歧见而刻意歧视陆客、陆配与陆生,及对原住民习以为常的歧视实令人忧心。
许多欧美背包客来到台湾,经常流连忘返,不少短期交换陆生对台湾留下很好的印象,大陆作家甚至有“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的赞叹,这种意象大体都符合事实,但另外一面,从许多不经意流露出的言论与论述中,我们经常可以识读出排他甚至歧视的语言修辞,若干政客与媒体甚至还会随之起舞。
翻翻竞选史册,应当有不少人还清楚记得2008年台湾选举时,民进党候选人谢长廷一面高倡“和解共生”口号,一面在南部竞选造势之际,不断强力释出“查甫找呒工,查某找呒尪,找囝仔去黑龙江!”的耳语,在报上大幅刊登大陆人在公园随地便溺的平面广告,在电视上刻意切割大陆广州80万民工春节因雪灾滞留车站的画面,制成电视竞选象征大陆劳工将大举入侵台湾,这些近乎可怕的歧视语言,很难想象是出自一个主流政党竞选人士的主张,幸好当年的选民,并没有随着这些论述起舞,否则后果真的很难以想象。
这般排他、甚至歧视的意识型态,虽然未成为主流论述,但是并没有消失,而且还一直在发挥作用。过去几年,即便两岸关系都已经取得空前的进展,绿营的不少政客依旧在复制这种论述,如极力抵制大陆配偶的权力,使劲阻挡陆生纳入健保等,这中间所涉及的已经不只是歧视问题,甚至是触及普世价值的人权议题了,如今代表这种声音的政党很可能将赢得大选,预示更多歧视性的主张将会成为政策!
我们无意危言耸听,只想强调一点,台湾缔造出今天这样海纳百川的包容文化,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一点一滴努力打造出来,要将之全面摧毁,转变一个自我封闭、排他歧视的社会,恐怕也困难,这真是要考验台湾人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