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台湾年度代表字——“换”意涵深刻

14.12.2015  09:44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2015代表字大选”票选结果公布,“”在50个候选字中拔得头筹,获选为今年的年度代表字。

  有人说,从去年“太阳花学运”开始,今年什么都在“”,“”字象征一个新的时代和新的世代即将出现。有人跟当前的台湾“大选”联系起来,认为这是变相的民调,换人做做看已经成了不少人的共识。有人还意有所指地说,台当局和各行各业的“改朝换代”已经是常态,即使被“”了下去,只要能重拾同理心与反省力,他日还能“”回来云云。

  “”字是继“”、“”、“”、“”、“”、“”、“”之后,民众票选的第八个台湾年度代表字。年度代表字是民众情绪的温度计。“”字在台湾当下的氛围中,代表民意思变,有“对现状不满、希望改头换面”的强烈意涵。有趣的是,排在“”字后面的“榜眼”和“探花”是“”、“”两字。

  可以说,这些年,台湾民众被政客们的“”和“”吓怕了。大家都明白,当前的台湾,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从政治、经济到社会等各方面,都迫切需要革新与改变。如果只是眼盯选票,“”了以后“”成“”、“”了以后再被“”,这样的把戏,跟传统的封建治乱循环有何区别,如何彰显所谓“民主”的优越性?

  民意对现状的不满,恐怕不只是对一党一人不满。上台了如果不能解决问题,换了谁来都是白搭。如果民意换来的不是焕然一新,而是换汤不换药,执政乏力,上台者同样难逃被换下去的命运。毕竟,民意如流水,不归某一家。

  同样,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换。比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已经成了既有共识。问题是,如果不承认“九二共识”、坚持“台独”主张者,也换一副嘴脸,穿个什么“维持现状”的马甲来,骗完选票就翻脸,甚至引发地动山摇,那这样的“”还值得吗?

  当然,除了事涉政治游戏和选举口水,“”还可以有不同解读。比如有人期许岛内年轻一代“换个角度看世界”,不能只是低头在岛内吵闹。还要“换个立场看事情”,面对纷争“回到道理和真心”,不要陷入情绪。此外还得懂得“换个心情”,好好过日子,珍惜身边的人与事。否则心思窄化,纠结于岛内蓝绿乱斗,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离“小确幸”远矣,于生活何益?(王大可)

台“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抗议高喊“无耻”
   台湾“劳基法”修正案三读通过 劳团场外烧冥纸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苗栗云林得票数居前二
  “台湾人一生最不想去的县市”是哪里?垦丁新竹榜台湾新闻-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