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再下猛药 安倍经济学最后挣扎

21.02.2016  18:09
日本央行总裁黑田东彦在记者会上宣布实施负利率政策。(新华社)

从2月16日起日本正式进入负利率时代,这剂猛药让日本股匯市剧烈震盪,引起安倍内阁紧急开会应变,陆媒观察,负利率的种种弊端,安倍内阁虽心知肚明,但该政策最终仍出台,显见「安倍经济学」已是强弩之末。

中评网20日社评指出,从2月16日起调整各家银行在日本央行的存款利率,由现在的0.1%降至-0.1%。利率由正变负,意味着民间金融机构如果把钱存进央行,非但拿不到利息,反而还要向央行交手续费。这是负利率政策在日本金融史上的第一次亮相。日本也由此成为亚洲首个施行负利率的国家。

日本此次推行的负利率针对的是金融机构存放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并非个人和企业的普通存款,意在迫使金融机构减少存款、增加贷款,向实体经济注入更多资金,激发经济活力。

日本央行总裁黑田东彦坦承,央行内部在负利率上分歧显着,仅以5比4人的微弱优势勉强通过。据透露,该政策预计今年4月实施,但安倍急于拉抬日本经济,以免影响到自民党在今年参议院的选情,硬是提前到1月29日公布、2月16日正式实施。

长期以来,日本饱受通货紧缩之苦,2013年4月日本央行推出量化宽松(QQE)时,目标是用2年时间实现2%的通膨率,去年10月,该行已将预期实现时间向后推迟了一次。

社评引述大陆官媒讽刺地说,这张成绩单足以证明,日本政府过去一年为打破通货紧缩恶性循环、刺激经济成长的努力算是白费了。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日本央行如此迫不及待地推出负利率,正是在2%通膨目标煎熬之下,量化宽松的破釜沉舟之举。

「安倍经济学」自2013年实施以来,仅在当年的第2和第3季度收到了短暂刺激经济增长之效。有分析称,「安倍经济学」力推的量化宽松,其实就是以购买国债来增加基础货币发行量,刺激经济,制造出泡沫繁荣。

目前,日本国债保有率占GDP之比已超过60%,远远高于欧美央行20%的普遍水平,且每年80兆日圆的增持额度,几乎与政府新发行的额度持平,这说明日本央行的政策空间有限。甚至可以说量化宽松已成牛角尖,在「负利率」之外,日本内阁恐怕已经无计可施。

对于负利率的种种弊端,安倍内阁并非没有看在眼里。舆论反覆指出,日本经济的症结在于社会老龄化和少子化加剧、劳动力供给不足、保障成本过高和创新能力下降等结构性问题,但负利率政策最终出台,显见「安倍经济学」无力攻坚,已是强弩之末。

(中时电子报)

新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