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知名辩手:多年切磋让两岸及港澳辩手彼此更了解
中新社 北京1月16日电 题:大陆知名辩手:多年切磋让两岸及港澳辩手彼此更了解
中新社 记者 杨程晨
大陆知名辩论选手、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陈铭16日接受 中新社 记者专访时说,经过多年相互切磋,两岸及港澳辩论选手增进了彼此了解,港澳台辩手知识面比过去更开阔,大陆辩手则变得更活泼。
由陈铭担任“踢馆导师”的大型辩论节目《世界听我说——两岸及港澳大学辩论赛》总决赛15日晚间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播出。大连理工大学队获得总冠军,香港大学的黄冠宇夺得总决赛最佳辩手。
2011年,陈铭代表武汉大学参加国际大专辩论赛,斩获“全程最佳辩手”称号。在大陆辩论圈颇有知名度的他近些年从学生变成了老师,虽已较少参与正式辩论赛,但也经常在网络、电视上推动辩论这项有着广泛学生基础的活动。十多年的辩论生涯,陈铭深度接触过来自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辩手。
“过去跟港澳台的辩手聊天,内容相对单一。”他说,现在人们获得知识的速度快、渠道多,港澳台辩手知识面变得开阔、价值观更多元。另一方面,当年港澳台学生和大陆学生辩论,会明显感觉前者更显活泼、自然。近些年,两岸及港澳辩手交流频繁,现在感觉不出明显差异,“世界开始扁平了”。
郭航初是《世界听我说》的总冠军成员之一,他介绍,因为之前和港澳台各队都有过比赛经历,节目录制期间已经很熟络。“大家也常混在一起,相互开玩笑,可一旦回到赛场又会迅速回到角色中严肃起来。”
华语辩论圈有两种主流赛制,一种是大陆的传统辩论,辩题相对抽象;另一种则是港澳台辩论圈流行的奥瑞冈赛制,是针对具体议题的政策性辩论。郭航初认为,台湾辩手讲话就像“李敖在打辩论”,犀利、凶悍,对数据、例证的准确性极其敏感。陈铭分析,这种鲜明的辩风,正和他们所擅长的赛制有关。
陈铭认为,在大陆,辩论是个大学生的校园活动或智力竞赛;大陆的辩论圈界限清晰,圈内圈外对辩论的看法差距较大。而在港澳台地区,辩论在社会中普遍存在,且和政治圈重合度较高,诸多政治人物都有过在学校打辩论的经历,辩论能力很可能会影响个人命运,或对某项政策的制定产生实效。相对而言,辩论在港澳台地区的“出口”更大。
《世界听我说》是已举办十多届的央视栏目《海峡两岸知识大赛》的延续,今年共有16支来自两岸及港澳的辩论队参与,栏目组邀请台湾名嘴陈文茜、央视主持人张泽群等担任导师。节目执行总导演高伯嵩告诉记者,今年旨在以辩论打造两岸及港澳地区青年深度交流的平台,这也是央视在阔别国际大专辩论赛转播多年后,首次将辩论搬上荧幕,并对其进行“电视化”改革,将4个人辩论减少至3人。
陈铭认为,辩论不是为得出胜负,而是把思辨的过程传递给第三方——观众。和坐在教室里的观众相比,电视、网络的受众更大。将辩论搬上荧幕有助于辩论的传播,对热爱辩论的人而言“是件功德无量的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