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同名村镇“梅山”:闽台缘牵起现代化“小城镇”
中新社 泉州8月9日电 题:闽台同名村镇“梅山”:闽台缘牵起现代化“小城镇”
作者 廖静 刘华杰
在福建省南安市有一个梅山镇,在台湾嘉义县也有一个同名的梅山乡,自两岸海峡论坛举办以来,两地“同名村镇”的渊源也由此揭开。与此同时,两地的寻根谒祖活动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两地村镇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梅山乡的祖先大多来自梅山镇,两地都建有石马宫并供奉林元帅。近年来,两地实现了人员的常来常往,同时产业对接也有了新发展,为南安梅山镇的小城镇建设综合改革试点提供了条件。
污水处理厂、国家激流回旋训练基地、示范性“美丽乡村”……梅山镇镇长黄西岳说,在梅山镇新一轮发展目标中,正着力打造南安北部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绿色产业带核心区、文体工贸生态旅游新市镇。
“同名村镇”的一系列活动让梅山镇发展生态型村镇变得更为顺畅。
梅山镇有企业700多家,形成了钢铁五金、石油加工等优势产业。黄西岳说,目前该镇正在提升文化创意空间、生态旅游空间、智慧生活空间,使之逐渐具备一个现代城镇的发展雏形。
坐落在梅山镇的南安市晋福文化艺术馆,以生产台湾流行的“电音三太子”等大神将的艺阵工艺作品为主,产品大量销往台湾;他们还利用产品展开一系列两岸民间交流活动。目前该馆正在积极筹建南安市两岸传统艺术展示中心,构建两岸传统文化艺术交流平台。
因为历史原因,曾有很长一段时间,两岸刘侯宗亲失去联系。近年来,通过海峡论坛这个民间交流平台,两岸宗亲交流日益密切,几乎每年进行互访,加深了两岸宗亲的亲情沟通,也加快了两地的经济往来。
梅山镇鼎诚村宣传干事刘荣鸿说,近年来鼎城村正在一些乡村推进建设改革,因此利用两岸宗亲来往的便利,特意去考察了台湾乡村发展,借鉴台湾的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
目前,在台湾共有10万余名刘、侯(根据两地族谱,刘侯本同家)姓宗亲。在2009年首届海峡论坛期间,嘉义县梅山乡乡长刘政宏带团到南安交流,他知晓两地渊源极深后,确立了两岸梅山乡(镇)合作建立姐妹乡镇的意向。
多年来,台湾嘉义乡亲到南安梅山镇宗祠寻根祭祖,观赏石马宫、源辉庙、四甲祖庙等具有两岸渊源的地方,共叙乡情。而南安乡亲也组团前往台湾嘉义“取经”现代农业发展与休闲旅游发展。
“要抓住地方特色,才能使乡镇在变为城镇之路上走得更远更稳。”黄西岳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