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只防皮肤不防眼 40岁男子罹白内障
夏天太阳大,许多爱美人士会认真做好皮肤防晒,却常忽略了「这里」!1名40岁男性上班族,白天待在户外的时间约4小时,平时未对眼睛做任何防护;日前在阳光下发现「眼前都是雾」,紧急就医确诊白内障、需开刀治疗。眼科医师表示,600度以上高度近视者、以及有点散瞳剂的学童,均属于高危险族群,在户外务必做好眼部防晒。
收治该名病患的万芳医院眼科医师林珂如说,观察中央气象局统计,今年6~8月的紫外线,几乎天天紫外线过量,很多人却没对眼睛做好防护;上述患者自认平时仅中午吃饭、洽公才会照到太阳,却不知道每天1~2小时的开车通勤期间,阳光一样会透过车窗伤害眼睛。
林珂如解释,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分长波UVA和短波UVB,UVB会遭位眼部外侧的眼角膜吸收,由于UVB能量高,久了会造成光害性角膜炎,轻则觉得眼睛乾涩、须频眨眼分泌泪液,严重则会出现畏光、泪流不止、视线模糊。
林珂如补充,长波UVA会穿透眼角膜,抵达水晶体时被吸收,久了将造成水晶体氧化变性、混浊,进而產生白内障而影响视力。她提醒,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者更要特别注意,因眼睛已在退化,抗氧化能力弱,再受到紫外线刺激、很容易出问题;她进一步提醒,有些小朋友会点散瞳剂来控制度数,但瞳孔也因此失去「遇光缩小」的功能,故眼部易因吸收到过量紫外线而受伤。
根据气象局提醒,当紫外线达过量、甚至是危险等级时,在阳光下15~20分钟、皮肤就会晒伤,「眼睛晒伤的时间更短」。林珂如说,虽无实际数字说明,眼睛在过度紫外线曝晒下,几分钟内会晒伤,但因为「皮肤有角质层保护,眼睛则没有」。她建议,民眾白天外出,应养成戴遮阳帽、撑阳伞的习惯,无近视、或戴隐形眼镜者,可配戴太阳眼镜,已有戴眼镜者,则可配具有变色、防UV功能的镜片,降低紫外线影响视力。
(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