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桶变乐器 宜兰青年创业家潘师佑潜心打造「天鼓」

18.11.2017  14:58
2017年11月18日 14:06 中时 胡健森 潘师佑得意地展示经过自己研究改良过后的「天鼓」。(胡健森摄)

在这个月6日宜兰代理县长陈金德的就职典礼上,有一段音乐演奏节目,独特的乐器外型发出悠扬空灵的悦耳声音,相当引人好奇,原来这项乐器是由宜兰市中小企业育成中心驻点创业青年潘师佑的得意作品「天鼓」。

34岁的潘师佑说,「天鼓」起源于美国及中南美洲等国家,当地人利用废弃的瓦斯桶进一步加工切割、改造之后,化身成一种相当独特的乐器,较为普遍的英文原名是「tank drum」,中文取其谐音为「天鼓」,是目前国人较为陌生的打击乐器。

潘师佑说自己4年前还在台北读书、工作,某天在网路上看到「天鼓」的制作方式,于是便自己动手尝试,除了本身曾是独立乐团的鼓手,对音乐本就在行,再加上过去所学到的设计、电脑动画等专长,第1个自制的「天鼓」顺利完成。

回到故乡宜兰后,潘师佑潜心投入天鼓的制作及改良,当成自己的创业项目,也加入宜兰市中小企业育成中心寻求更多的资源;潘师佑发现,以瓦斯桶改造的「天鼓」,容易因为锈蚀而引影响音质、走调,同时也考虑到,一旦有企业投入「天鼓」从事大量生產,他自己的竞争力势必无法与之相比,如果要长久经营,势必得与眾不同、拥有自己的元素。

于是潘师佑再加入美术、彩绘等工艺内容,并採用纯不銹钢材质,让自己所制作出来的「天鼓」音色更稳定,外型也更为理想。

弹奏「天鼓」的入手难度并不高,刚开始可用辅助的「击棒」敲打,技巧高的人则可直接透过10根手指,以「拍、甩」的技巧发出悠扬的声音,由于「天鼓」的共鸣箱较小,发出的声音也不会很大声,适合在安静的地点演奏,或者是透过麦克风扩音器协助放大音量,但也正因为本身的声音不大,以及独特的音色,非常适合在书房甚至卧室中弹奏,享受「天鼓」音乐带给身心灵彻底放松的愉悦感。

(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