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编织工艺馆25岁 韩染织艺师跨海交流

23.12.2015  18:40
创作者耗时一年,以手工针缝2054个三角丝绸布,意寓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王文吉摄) 韩国郑京和「风车的梦想」运用韩国特有的草衣丝,拼接2054个三角丝绸布,呈现柔和温暖、缤纷优雅色泽。(王文吉摄) 旅法设计师洪丽芬展出20公尺长的丝绸染织作品「大地之爱」,利用布料织纹特性,及薯榔染液泼洒,呈现如水墨般的渲染效果。(王文吉摄) 葫芦墩文化中心编织工艺馆庆祝成立25周年,台韩天然染艺师合切五层蛋糕庆生。(王文吉摄)

台中葫芦墩文化中心编织工艺馆庆祝成立25周年,上午切五层蛋糕庆生,另举办「台韩天然染色50人展」,台韩多位艺师跨海交流,透过蓝染、柿染、薯榔染等天然染料,创作缤纷的自然色泽,展品不乏3层楼高大作,也包括生活小物、韩国传统服饰及流行时装。

韩方代表身着传统韩服出席,祝福编织馆未来的美好发展,及编织艺术的昌盛延续,率团访台的金润熙表示,韩国艺师多半「一人多工」,要会染、会织,甚至针缝、裁制都一人包办,不像台湾艺师,专注研发染色技法,来台交流对韩国受益良多。

编织工艺馆长张惠茹表示,国内天然染大多局限在艺术层面,仅少数发展出文创商品,而韩国则早已将天然染生活化,跨界与產业紧密结合,包括窗帘、桌巾、寝室、服装配件等,生活中处处呈现天然染多元面貌,值得台湾借镜。

葫芦墩文化中心自2013年开始,连续3年举办台韩天然染交流活动,虽名为「50人展」,其实参展作家早已突破百人;此次,国内有旅法设计师洪丽芬展出20公尺长的丝绸染织作品「大地之爱」,利用布料织纹特性,及薯榔染液泼洒,经过阳光日晒,成就如水墨般的渲染效果。

韩国有郑京和老师的「风车的梦想」大作,运用韩国特有的草衣丝,耗时一年,以手工针缝2054个三角丝绸布,意寓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呈现柔和温暖、缤纷优雅的韩风色泽。金润熙表示,郑京和在韩国是备受尊崇的艺师,此件作品是首次曝光,相当难得珍贵。

(中时即时)

韩国将天然染生活化,跨界与產业结合,包括窗帘、桌巾、寝室、服装配件等,生活中处处可见天然染多元面貌。(王文吉摄) 韩国将天然染生活化,跨界与產业结合,包括窗帘、桌巾、寝室、服装配件等,生活中处处可见天然染多元面貌。(王文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