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鸿海入主夏普能否达相乘效应 乃是未知数
25.02.2016 16:47
本文来源: 中时电子报
《每日新闻》报导,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自2012年起,便决定将接连陷入经营危机的夏普纳入旗下,进行经营重建。曾在液晶技术开发方面领先全球的日本实力企业被外资收购的背景是,过剩的投资以及经营误判。
夏普在1990年代时,成功推动家用液晶电视的实用化,因预期液晶事业会成为夏普的成长动力,故于2000年代投下巨资建日本三重县的龟山厂和大阪府的堺界工厂。
不料2008年雷曼金融风暴使得液晶电视的需求低迷,供给过剩的液晶面板价格下跌。韩国、台湾和中国厂商的技术力也迎头赶上,使夏普2012、2013年创下巨额亏损,陷入经营危机。
夏普当时为了经营重建,实施优退、减薪等,业绩一时地改善了,但由于银行贷款增加,财务基础薄弱,也无力对入不敷出的部门进行结构改革。
夏普一直寄望液晶事业能起死回生,结果随着液晶面板的跌价,2015年1月再度陷入巨额亏损。夏普又制定新的经营重建计画,第2次实施优退,但又受到中国景气减速、需求低迷的打击。半年后在经营重建计画难以实现之下,只好向產业革新机构或鸿海求援。
报导分析,夏普纳入鸿海旗下后,虽然夏普的品牌得以维持,但经营重建之路想必并不平坦。鸿海虽是世界第一的电子机器委托制造大厂,但并没有液晶和家电企划的技术和经验,鸿海入主夏普真能获得相乘效应吗?乃是未知数。
夏普併入拥有不同文化的外资企业旗下,到底会起怎样的化学反应,可否完成独自打天下时无法完成的重建,受到眾人的瞩目。
(中时即时)
本文来源: 中时电子报
25.02.2016 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