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正纪念堂转型!老兵、白色恐怖受难家属讨论激烈

12.03.2018  04:41
2018年03月12日 03:41 中时电子报 林宜静 /整理报导

推动转型正义,中正纪念堂的未来会怎样?文化部推动中正纪念堂转型,自去年12月起策办以审议式民主机制的愿景工作坊,期望促成细致的社会讨论及公民参与,第7场愿景工作坊于10日登场,20名参与者来自台北、苗栗、台南、台东等地,亦广布于各年龄层及职业类别。

为促成参与者的知情讨论和多元思考,愿景工作坊安排歷史经验各异的白色恐怖受难者家属及退伍老兵分享生命故事,并邀请学者专家引言有关转型正义、歷史和空间的各种观点。参与者经过深入讨论后,提出各种园区空间转型的想像。文化部后续将整理参与者多元意见,并研议到中部、南部、东部举办多场次的愿景工作坊,引入更加丰富的观点。

首先登场的二二八关怀协会潘信行理事长,为受难者潘木枝先生之子。潘理事长以好几个家庭小故事,说明记忆中父亲的慈爱形象,提到二二八事件后家庭破碎的锥心之痛,也希望去年12月通过的促进转型正义条例能具体落实。年纪将近百岁、不便到场的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顾问陶士君先生,则以执行团队事先採访的影片,分享从军歷程中对于蒋中正总统的观察及认识。

白色恐怖歷史研究者林邑轩先生说明「转型正义」所涉及的二种「正义」观点,包含主张以牙还牙的「应报式正义」,以及诉求透过沟通对话来创造社会和解的「修復式正义」。林先生认为推动转型正义的目的,除了针对过往错误厘清责任、惩治不法,更重要的是要展望未来,思考如何抚慰受害者及进行人权教育,避免歷史重演。台中科技大学陈凯劭讲师从建筑史研究者的角度,说明社会政治的变动如何影响建筑物的外观、风格及结构,分享台北城的老地图和中正纪念堂当初竞图的各项设计案,让参与者瞭解今日所见的中正纪念堂如何產生。

参与者经过分组深入讨论后,综合分享讨论的意见。参与者提出中正纪念堂转型原则及未来园区定位方向,认为园区必须去威权化、增加亲近性,要具备转型正义教育功能,运用科技、艺术方式呈现过去民主及伤痕歷史,透过艺术装置及文物檔案彰显纪念对台湾民主有贡献的前辈,让多元立场并陈,成为台北市的城市意象。

参与者也对于堂体、园区、草皮区、围墙、夜间照明等提出建议,营造友善身障者的环境,增进民眾可亲性及使用便利性。此外,参与者提出人权教育是转型正义的核心基础,尤其要透过学校教育让学生认识歷史及人权民主自由的价值。

「中正纪念堂转型愿景工作坊」小组讨论情形。(文化部提供)

推动中正纪念堂转型的7场愿景工作坊,为使每位参与者都能深度而充分的讨论,每一场人数约为20人,且藉由报名和邀约机制的设计,每场工作坊如同社会的缩影,参与者具有性别、地域、年龄、职业、生命经验、价值取向的各种背景。目前的7场愿景工作坊,总计共有约600人次报名,实际参与者为142人。

各场次愿景工作坊对于转型方向虽然并未產出共同结论,不同立场者也表达各自的立场,然而透过每一次工作坊的引领,确实已逐步启动社会对话,促成相互的知情对话及倾听理解,打开对话的可能性及对于愿景的想像。

文化部希望透过一连串社会讨论计画作为触媒,让各界对于相关议题能深度讨论,正研议到台湾的中、南、东部加开愿景工作坊场次。所有民眾多元意见将作为中正纪念堂转型的参考依据,进一步修订「中正纪念堂管理处组织法」的转型法案,召开公听会扩大开放参与讨论,再提送草案至行政院将成立的促转会审查,并由行政院核定后送立法院审议,以完备法制程序。

为公开透明相关资讯,并使未能到场的社会大眾也能瞭解工作坊的讨论情形,7场次工作坊除现场直播外,完整内容皆同步在网站的「出来讲」以及「中正纪念堂转型给问吗」粉丝专页直播,影片将持续留存在计画网站上。民眾也可到网站的「键盘讨论」表达意见。

(中时电子报)

「出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