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省思伤痕歷史!文化部:持续推动中正纪念堂转型

28.02.2018  16:55
2018年02月28日 16:07 中时电子报 林宜静 /整理报导

今(28)日是二二八事件七十一周年,文化部今日发布新闻稿表示,基于「面对歷史、正视伤痛、尊重人权」,文化部除持续推动中正纪念堂转型社会对话,期待广邀更多民眾共同参与讨论外,也透过即将于5月正式挂牌成立的国家人权博物馆,与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合作进行二二八事件与白色恐怖关联研究,协助还原战后威权统治下台湾人权受害的歷史真相。

文化部长郑丽君强调,期待藉由中正纪念堂转型的社会对话,以及国家人权博物馆的歷史研究与教育推广工作,能带动台湾社会一起省思伤痕歷史,进而守护共同的民主与人权价值。

文化部于去(106)年2月组成「中正纪念堂转型推动谘询小组」,谘询委员包含人权、歷史、艺文、法律、都市计画、公共行政及心理学等14位学者专家,并召开多场谘询小组会议。谘询小组建议政府透过公民参与方式推动转型,文化部于是在去年下半年启动中正纪念堂转型社会对话系列活动,包括以审议式民主机制策办的愿景工作坊、多元艺术参与计画及资讯平台网站等。

为促成细致的社会讨论,文化部于去年12月起推动以审议式民主机制策办的愿景工作坊,至今已办理6场次,参与者来自全国各地,除从网路及邮寄报名,亦邀请政治、艺术、空间、教育等各类团体的专业工作者,年龄层从高中生到银髮族。从参与者的发言内容中,可观察到不同立场者虽不一定相互认同,但透过工作坊的引领对话,促成了彼此的知情讨论及倾听理解,逐步打开对话的可能性及对于未来愿景的想像。

每一场次都以全程网路直播,公开透明的方式,让外界更加暸解讨论过程。为使观点更加丰富,文化部也已研议到中部、南部、东部举办更多场次的愿景工作坊。

文化部也在中正纪念堂举办「后解严:想像纪念堂」展览,透过艺术形式带动社会对中正纪念堂的多元想像。展览自106年12月9日至107年4月8日止,参观民眾截至今年1月底已逾27万人次。目前已有许多民眾在网站及脸书留言、上传提案方式来表达个人的看法与创意发想。

另一方面,文化部所属的国家人权博物馆组织法已于去年12月13日经总统令公布,并将于今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为使从二二八事件到白色恐怖时期的歷史叙述能更加完整,国家人权博物馆也已和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合作,持续推动相关受难者的檔案清查、口述歷史访谈工作,期能在未来藉由国家人权博物馆的展示与教育推广,让更多台湾民眾有机会认识到这段歷史。

此外,国家人权博物馆也和檔案管理局合作,针对从各级政府机关陆续徵集的政治檔案进行分析研究,并和中研院合作,针对目前存放于国家人权博物馆的「财团法人戒严时期不当叛乱暨匪谍审判案件补偿基金会」的10,067件卷宗,进行整编、建构资料库以及开放办法的研订工作。未来,在政治檔案条例立法通过后,相关政治檔案的开放都将有法律依据,从二二八到白色恐怖的加害结构面貌,也将更加完整。

部长郑丽君表示,促进转型正义条例为转型正义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制基础,但转型正义除了是政治法律工程,也是重大的社会工程,透过社会对话及文化力量带动的省思,是转型正义工作不可或缺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人权教育。文化部将汇整愿景工作坊与多元艺术参与计画的民眾意见,作为中正纪念堂转型的参考依据,进一步修订「中正纪念堂管理处组织法」的转型法案,召开公听会扩大开放参与讨论,再提送草案至行政院将成立的促转会审查,并由行政院核定后送立法院审议,以完备法制程序。

此外,文化部将持续透过今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的国家人权博物馆进行二二八事件与白色恐怖关联研究,同时也将推动国家人权博物馆相关政治檔案开放,共同协助还原战后威权统治下台湾人权受害的歷史真相。文化部期待藉由中正纪念堂转型的社会对话,以及国家人权博物馆的歷史研究与教育推广工作,能带动台湾社会一起省思伤痕歷史,进而守护共同的民主与人权价值。

(中时电子报)